详细的说说用文言文怎么说(说一说文言文的语感)(1)

语言都是有语感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感呢?我们来看看语感的定义。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好的,来总结一下这段很长的话。第一,语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它是一种很深度的分析理解后的高度浓缩。第三,语感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语感是一种深度学习后才能得到的能力。它并不会轻易获得。

我们重视语感是对的。

第一,好的语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我们知道,文言文有的句子比较长,中间的词语虽然不需要加标点,但是有语气上的自然停顿,如果自己停顿的不正确,就会造成整个句子理解得不对。我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语感,一定会让他们做的一个作业就是把讲解完之后,去掉标点,再来读。语感好的,就能读对,语感不好的,就会给我读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句子来。比如下面这段话,大家试试看:

君山有神山下有道与吴包山潜通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帝斋七日遣栾宾将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

因此,初中开始,就有一个给句子断句的题目,其实就是考察语感的。

第二,好的语感明显就是理解得更充分。一篇文章看完了,在没有任何工具书和老师帮助的情况下,懂得多,就是语感好的表现。但是,很明显,这也是文言阅读能力的体现。比如这篇《智救酷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 ,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假如孩子平时也经常读一些文言文,你想看看孩子的语感怎么样,你可以找一篇陌生的小文章给他,让他读完后说说意思看看。或者挑几个词语问问他能说出大意吗,根据我教学的经验,很多孩子获取大意有时候还是可以的,真的就是一个大意。只要稍微深入一下,有时候哪怕我刚讲完,再来找人翻译,还是有小朋友会按照大意,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说。作为课外阅读,这倒无可无不可。但是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不精确的理解句子,会给准确辨别词意带来很多困难,总觉得大意就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汉语中的近义词有时候看着都差不多,但是语境义差别很大。更何况,有时候,连近义词都算不上。

第三,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猜测那些没有见过的词语的意思。根据上下文,根据互文见义等,都可以猜出来。这种知识迁移能力是初高中考试中明确考察的能力。而好的语感,就是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语感好了,遇到陌生的文章就不会害怕。

因为组成陌生文章的,也不过就是那些词语。如果有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由这些常见词语重新排列组合出来的新文章,也是可以读懂的。

这既是语感在起作用,当然,更是扎实的基本功在起作用。学好文言文,从最初的启蒙开始,理解着读就是一个更佳的选择。不理解地读,当然,比不读还是要好一些。毕竟,从亲近感来说,接触过文言文,读过一些错落有致的句子,就会明白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能够获得一些这样的认识。但是,继续读,大约也还是会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因为读的方式不改变,那么认知的程度相应地也就还是会维持在原来的样子。

如果我们在谈论读文言文的事情,就需要先说清楚各自是怎么个读法才好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否则,也许我们会发现,大家都在读,怎么效果不一样。很显然,那是因为大家读的方法不同。

我给我家小朋友也进行文言启蒙的。但是我没有选择蒙学,而是选择了唐诗,在她很小的时候,确实是只背不讲的,但是她到了大班之后,我就会给她讲讲意思。尤其是其中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意思。比如处处闻啼鸟的闻,小孩子只知道用鼻子闻东西,但是处处闻啼鸟的闻,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自然是不知道的,我会利用汉字的结构告诉她这是听的意思,因为一只耳朵贴近门上,就是为了听门外的动静,还会配合做一个这样的动作。所以,她就积累一个文言的词汇。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词语都可以这样讲解。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穷是穷尽的意思,而不是贫穷的意思。因为小朋友最先明白的穷的意思,一定是贫穷,所以,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的意思入手,告诉它这样是讲不通的,然后告诉她这里是穷尽。词语就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其实,很多书面语、成语都是积累词语的好机会,孩子在不断拓宽词汇量的基础上,去解码新的文章,那就不是问题了。毕竟,我们要的不是读熟眼下这一篇,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元素,以便可以读懂任意文章,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配合理解。小朋友有小朋友的理解方法。不少家长觉得给小朋友讲解文言词汇没有必要,觉得太难,但是,孩子接触的东西在一天一天变多,他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就会造成无效阅读,而且,读不懂还会不愿意继续读。因此,要用小朋友熟悉的东西去带出她不熟悉的东西,多想一些办法,直到她很容易接受为止。

常用汉字虽然数量有限,但是词汇量简直就是一个无法计算的神奇事物,真正支撑孩子阅读能力的,并不是认字,而是对词语的理解,现代文阅读是这样,其实文言文阅读也是这样。猜词的能力也是要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功底才能进行的,脑袋空空如也,要他从何猜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