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免疫的特点有哪些(小儿的体质有什么特点)(1)

小儿免疫的特点有哪些(小儿的体质有什么特点)(2)

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不同,其体质特点也不同。按年龄来分,人的体质通常可分为小儿期、青年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几种体质。小儿与青年人、老年人在形体特征、生理活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古代医家在研究小儿发病规律、疾病种类、病情演变及证候表现时,十分重视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纯阳之体

中医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卷上》中,首次提出“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这一体质特点。此“纯阳“是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初升之旭日,充满生机。揭示了小儿阳气生长迅速而旺盛的体质特征。如小儿身高、体重快速增加,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及功能也日益完善,呈现出一种蓬勃积极向上的生机。从临床上看,小儿受邪以后容易转化为热病,正如《幼科要略·总论》所说:“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宣明方论·小儿门》也说:“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另一方面,小儿脏腑组织的修复力较强,对药物的反应敏感,较成人易趋康复,这也是“纯阳”的意义所在。

2.稚阴稚阳之体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稚”是幼小、娇嫩、不成熟的意思;“阴”一般是指五脏六腑的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阳”一般是指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小儿像初生的嫩芽,从出生到长成一直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之中,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就越快,生机越旺盛。如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出牙、囟门闭合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很大的增长或变化。清·吴鞠通提出小儿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温病条辨·解儿难》),用“稚阳”“稚阴”来表明小儿时期,无论是在属阳的各种生理活动方面,或是在属阴的形、质方面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所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因为小儿这种体质特点,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冷暖不能自调,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且发病急,传变快,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3.五脏有余不足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曾指出:小儿五脏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亏虚、心火有余、肺脏娇嫩等特点,并强调不足有余,并非虚实,主要是指“纯阳”“稚阴稚阳”之体在五脏生理特性中的相对表现。如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生理时期,对饮食营养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尚不成熟完善的脾胃形质和功能常常难以适应,故小儿娇弱的五脏六腑中,脾胃不足最为突出,应对小儿进行正确的喂养,对脾胃给予适当的调护。肺本为娇脏,外合皮毛,易被邪侵,常常引起感冒、咳嗽等病变。小儿感受外邪容易化热,热盛则神昏,或动风抽搐等,这是心、肝常有余的体现。如果小儿先天不足肾气亏虚,可出现“五迟”、“五软”等病证。

内容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 孙磊 秦沙沙 王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