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香港影坛意外地掀起了古惑仔热潮,但成龙、周星驰这两个王者依然凭借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年度票房收入的排行榜上占据了前三的位置,但两人的个人发展和对香港电影行业的反哺作用却不一样。而前几年从香港红到整个东南亚的李连杰则无法挽回武侠片没落的颓势,两部颇具新意的现代动作片《冒险王》和《黑侠》只排到了年度第17和第18位,与之前稳居前5的境况已大不相同了,如果不是两年之后屈尊以配角出演《轰天炮4》在西方重掀热潮的话,功夫之王的荣誉几乎就要成为过去了。辗转内地、香港、好莱坞,两落三起的事业经历,李连杰确实是华语电影圈的一个传奇。

随着1995年《红番区》在全球的巨大成功,成龙找到最适合他的导演唐季礼。看到此景,嘉禾公司让两人在1996年顺势推出了投资规模更大的新作,这次选择了成龙作品里的知名IP警察故事。《警察故事》拍到这里已经到第四集,时间跨度也已经超过十年,这次打不死的香港警察陈家驹的对手已成了掌握核武器的国际军火商,更大视野、更大的场面、更危险的搏命特技让人感慨40出头的成龙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特技动作演员。

成龙李连杰和周星驰唯一一次出现(漫谈五十年之1996年)(1)

警察故事4是成龙远赴好莱坞之前最后的辉煌

致敬007系列但惊险程度有过之无不及的雪山追逐戏,其中悬崖跌落紧抓直升飞机的一幕更是成就了世界动作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但拍摄这个镜头还是出了意外。当时成龙的头被直升机的螺旋桨刮到,头上的帽子直接飞出去,这出意外差点就要了他的命,而片尾在水族馆与鲨鱼搏斗的片段也让人大呼惊险。成龙在华语影坛的超然地位确实是拿命拼来的。

该片上映后在香港本地票房达到了5700多万港币,成为了成龙电影在香港最好成绩,并打破《红番区》创下的香港历史票房纪录,成为20世纪香港票房之最,同时还刷新了东南亚多国票房纪录,为当年华语片全球年度票房冠军。时隔一年之后该片在北美的1344家戏院上映,首周就赚进5,778,933美元,最后北美地区票房总收入达到了15,318,863美元。成龙终于拥有了国际声誉,当然这也意味着成龙离开香港前往好莱坞的时间开始进入倒计时了,但失去本土票房号召力最强的王者对香港本地电影业的发展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而李连杰这位来自内地的过江龙, 1995年与老搭档元奎及王晶拍摄了差强人意的《给爸爸的信》、《鼠胆龙威》之后,紧接着和程小东拍摄了新作《冒险王》。说实话,影片以致敬《夺宝奇兵》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中国式的城市夺宝传奇,同时还以交汇现实和小说世界两个不同时空的叙述手法来表现,武戏由周比利、邹兆龙这样的银幕金牌 “打手”负责,金城武、杨采妮这样的新生代负责插科打诨,整体效果和创意都能看出剧组的诚意,但李连杰离开了他擅长的古装武侠领域真是怎么看都别扭,他本身形象和身手的古典气质决定了他确实无法驾驭现代片,影片上映之后取得的1300多万的成绩也清楚地证明了观众的好恶。

成龙李连杰和周星驰唯一一次出现(漫谈五十年之1996年)(2)

李连杰真不适合现代片

在香港本土上接二连三的票房失利让李连杰有了转战国际市场的考虑,于是他想到了已经进军好莱坞的老搭档徐克,两人自拍完“狮王争霸”分手之后相隔数年终于再次合作,不过他们这次合作的作品是定位冲击美国市场的《黑侠》。题材明显借鉴了李小龙当年在好莱坞的“青锋侠”,不论是主角造型还是整体故事气质都有着一股浓浓的美式超能英雄的味道,但胜在能让本土英雄保留精髓的同时为之披上“国际化”的外衣,相比一味飞天遁地的中式传统英雄而言更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虽然在香港本土依然是扑街(仅收1300多万)但在海外市场却火爆异常。1999年,它在北美地区公映,最后票房收益为1250万美金,而在欧美的录像带和光盘市场比票房更胜一筹,仅在美国的租赁就超出了3607万美金,如此成绩倒不负李连杰、徐克对影片的最初定位,继成龙之后李连杰也在海外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说《黑侠》这部非典型的李连杰作品直接激发了他之后转战好莱坞的契机,香港影坛的又一尊票房大神也要开始离巢发展了。

成龙李连杰和周星驰唯一一次出现(漫谈五十年之1996年)(3)

黄师父变身美式超级英雄

1995年雄心勃勃的周星驰成立了彩星公司,结果拍了部“大话西游”就直接关门大吉了,意难平的周星驰自然不服气,精明的向华强见势适时抛出了橄榄枝,投资他开拍《大内密探零零发》。结果我们又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星爷,他饰演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全然没了以往小子受欺负一顿奇遇之后崛起的套路,从头到尾根本仅凭借机智和各种千奇百怪的“发明”就战胜了反角,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之姿。而片中一段模仿电影颁奖的场面中,“最佳男主角”最终没有颁给周星驰反而是给了片中的他的岳父一角,并且由旁人道出周星驰的表演“表情做作,略显浮夸”,明显是对当时香港电影界主流行对他业务不认可的反讽,更像极了一个受委屈的孩子。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新作的,“《大内密探零零发》这部戏源自《狮吼记》,一切都是老板的意思,他想拍一部有关两夫妻的故事,当然两夫妻在一间屋里是有点儿闷,所以便加进了另一些元素,不能再像以前粤语长片版本一样。因此想到占士邦,想到了特务,以及加插武打动作等。这是一部按纯文艺片的制作费来拍的一部很多动作长片的电影。”周星驰还说,“我演的零零发是一个古代的现代人。我原意他应是一个生于古代的爱因斯坦。”

成龙李连杰和周星驰唯一一次出现(漫谈五十年之1996年)(4)

用戏谑的方式表达讽刺

他说这都是老板的创意,向华强的创意?我想这就有点夸张了,一个精明的老板怎么会花钱请周星驰来拍一部反周氏套路的作品,难不成嫌赚钱太多了?在我看来该片是在延续《回魂夜》的主题——天才总是被庸人误解的,只是在这核心价值外包裹了家庭片、喜剧动作片的外衣而已,这时的周星驰早就蜕化成摆脱商业束缚开始有明确个人表达意愿的电影人了。当然,同时他也是深谙市场的商业导演,这部相当不那么周星驰的作品最终为他赢得了3600多万、年度本土票房第三名的佳绩,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大话西游”失利他能及时调整,这就证明他确实无愧于喜剧之王的称号。

《大内密探零零发》公映之后,周星驰和生意伙伴杨国辉在关闭香港彩星电影公司之后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星辉”电影公司。1996年底上映的《食神》是“星辉”第一部作品,这其中隐含了周星驰面对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电影市场的野心。

成龙李连杰和周星驰唯一一次出现(漫谈五十年之1996年)(5)

不再是

其实在构思《食神》之前,周星驰是想投资开拍《国产凌凌漆》的续集,暂名《特务之王七七七》,周星驰曾邀请唐季礼为他执导《特务之王七七七》。唐季礼看过剧本之后对周星驰坦言剧本的笑料太香港化了,外国观众未必能受用,最终放弃。周星驰于是又邀请徐克,而这时的徐克正自身难保,他执导的西片《反击王》遭惨败,徐克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心思为周星驰打开通往好莱坞的阳关大道。

原计划受阻,周星驰转而把目标改为了《食神》。构思《食神》故事的时间十分漫长,足足有5个多月,而拍摄工作日是50多个,那时一般的香港电影只需20多个拍摄日就完成,新公司的开业之作自然是十分重视的。

关于这次合作,导演李力持回忆说,“比较以前,发觉我和周星驰都长大了,不能回头拍小孩子的东西,加上现在星仔的性格形态改变,故事发展较适合成为讲一个人如何成长、奋斗,成为一个饮食集团老板……看周星驰整个电影历程,他几乎试过任何类型,但是又不想拍续集,人们总以为趁市道不好,拍续集好像是在博彩一样。因此便拍饮食集团老板角色。其实角色是反映着周星驰正在成长。早期的《龙的传人》,是个整蛊造怪的大小孩;然后到《武状元苏乞儿》,懂得思考世事,会流泪;再到《国产凌凌漆》,他比较严肃,《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他有妻子,开始出去闯世界,笑容不多了。到《食神》,他是阴沉着脸,成为集团老板,这是他的不自觉反映出来的。”这段话让我不禁感慨以前太小瞧这四眼了,一个成功的导演是不可能没有自己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感悟力的。

“拍《破坏之王》的时候,我们便为此研究过,说周星驰是个被人欺负的外卖仔,有点违反了,似乎又走了回头路,周星驰被人欺负?讲出来都没人相信,他玩人家倒有可能……”熟悉周星驰风格的李力持解释道,“演技是有历程的,就好像史提夫·马田,由一开始的没有演技,到有剧情、有演技、成熟,然后为人父,渐渐笑中有泪,到笑中有讯息,然后就是——不好笑。”李力持还说,“当初开镜时,我们拍了一场比赛,拍完之后,大家围着块鲍鱼,看着它,发觉无计可施,拍煮食场面不好玩,渐渐剧情推进,我们将视线转了在人身上。现在是谈人物,想说的是‘如何能成为食神’。”

《食神》前后,可以见到周星驰很努力在变化。例如周星驰过去影片中的“小人得志”的特征正在消失:《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最后失去了爱情,《大内密探零零发》的阿发是个深具实力的“发明家”,一个爱妻成狂的暖男;《食神》则更进一步,影片开始时周星驰已是个“小人得志”式的人物,贪得无厌、飞扬跋扈,绝对是个讨人厌的成功人士。后来由于谷德昭的出现使他沦落街头,直至最后在“食神大赛”上,他虽厨艺高超但终未夺冠。

《食神》不是一部简单的阐述“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的影片,它所探讨的是“如何得,得又如何”,对于人性的剖析与反思在周星驰以前的作品中前所未见。这时的周星驰

最终电影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以4000多万的成绩名列年度票房第二名,仅次于成龙那部现象级的《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一个平衡个人艺术追求和商业诉求的电影大师正在慢慢向我们走来。

提供一组数据给大家参考,以1990年初到1996年底的香港电影票房计算,周星驰参演的电影收入为10亿零4百多万,而这7年间,港产片的总票房是67亿3460多万,周星驰作品竟占市场总额的15%,昔日无人问津的星仔已成了香港影坛呼风唤雨的一方大神了。

但在香港混得风声水起的周星驰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他做出的选择可能会让内地的星迷们有点失望。

成龙李连杰和周星驰唯一一次出现(漫谈五十年之1996年)(6)

喜欢观察微表情的朋友判断一下星爷是在说谎吗?

1996年他向加拿大提出了1993年移民申请失败后的第二次申请,结果依然是遭到拒绝。周星驰移民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1993年他在新加坡的加拿大专员公署,以自由移民的身份首次提出移民加拿大的申请,但加拿大移民局以怀疑他是黑社会成员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1996年,周星驰再次提出申请遭到拒绝后,他提出上诉,1998年遭加拿大联邦上诉法庭驳回。面对回归,当时的香港演艺圈人士因未知而充满了迷茫,所幸之后他们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故土。

1996年的香港影坛已到了加速下行的阶段,随着有国际影响力的巨星纷纷离开,那些长期被巨星耀眼光芒遮挡之下的中坚力量开始走上一线,一个群雄并起、末日狂欢的新时代来临了。

《漫谈香江电影50年》持续更新中,欢迎同好关注交流。

注: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另外,此文由本人所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相关权益。

《漫谈香港电影50年》之1995年(上)成龙勇闯“红番区”

《漫谈50年》之1995年(下)大话西游,从被误解到过度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