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1)

八年前《甄嬛传》开播,让孙俪、蔡少芬、蒋欣这些后宫娘娘的扮演者们着实红透了半边天,剧集中的金句更是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因为某些原因终是回避了这部电视剧,倒是将流潋紫的原著找出来翻看一边,真正是最优秀的宫斗小说之一。

去年,她的另一部长篇宫斗小说《如懿传》也被拍成了电视剧。与《甄嬛传》的顺风顺水不同,《如懿传》一上来就深陷几番负面舆论之中。

先是关于原著涉嫌抄袭,将该剧推到了道德的风口浪尖。接着传出两位主演拿走了天价片酬,使得剧组在服装、道具、后期等资金不足。然后由于档期排在热门IP《延禧攻略》之后,被指出配色大红大绿、剧情拖沓不吸引人等问题。让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场关于“周迅扮演的女主角没有少女感”和“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的讨论。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2)

作为文字工作者,没有人比我们更讨厌抄袭这件事。如今原著小说我还在阅读当中并不好分辨什么,但我始终觉得将原著小说和电视剧混为一谈甚至殃及池鱼是不理智的行为。既然是改编作品,何不给电视剧一个相对独立的品评环境呢。

至于两位主角拿走了1亿片酬,我觉得也是理所因当。这部电视剧拍摄时长接近1年,两位主角的戏份之重也是有目共睹,更况论这部电视剧最终以13亿的价格卖出。我是周迅和霍建华的粉丝,虽不及死忠粉的地步,但这二人的影视剧这些年我看的也不在少数。可以说,他们俩在本片中的演技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提升。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3)

关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对比,我始终觉得是一场闹剧。很多人喜欢《延禧攻略》,因为魏璎珞敢说敢做敢于向高于自己阶级的人说不,我想很多人看到她就想起了现实生活中不敢反抗的自己。但我们仔细坐下来想想看,生活工作中我们如果对上司对老板这么怼天怼地,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魏璎珞这个性格和行事的方式方法,放在皇宫里根本活不过一集。我身边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朋友说戏称,仿佛开了挂一样的魏璎珞自带主角光环。爽则爽以,但在现实中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4)

「细水长流的剧情」

《如懿传》在剧情的走势上并不属于标准的爽剧,没有像当下别的剧集那样一两集就设置小高潮看大女主吊打“恶势力”,因此刚开播就被吐槽节奏慢地让观众很难进入状况。如何将一部正剧拍的让人不觉得沉闷,这就非常考验导演的把控能力。就我个人而言,虽不能说《如懿传》剧情全部都能抓住观众的眼光(容妃那段我也看的走神),但网路上大量吐槽的原因并不出在剧集本身上。

究其原因,不过是现在的观众已经习惯了阅读微博140字的文章和观看抖音15秒自成一个梗的小视频。如此浮躁的文化环境之下,很少有人愿意看花五集甚至十集剧情去铺设一个人物线的走向。通篇看下来,我觉得《如懿传》的剧情几乎没有与主线无关的镜头。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5)

「值得推敲的台词」

也有人吐槽《如懿传》台词过于直白,但如果真用文言文来对台词,我想逼疯演员不说还得逼疯一大票观众吧。说到台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在先帝先帝驾崩诸多丧仪之后,太后在她的寝殿中折着纸锭。她的贴身大宫女福迦见此不禁问道:“太后怎么还做这些,先帝的丧仪将毕,不用再烧这些纸锭了。”

太后太起眼瞧了一眼福迦以后,复又低头继续折着纸锭说道:“先帝灵前那些都是哀家亲手做的,如今这手闲不住,你说这是烧给景仁宫好呢,还是烧给她侄女?”

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你说哀家是应该让孝敬宪皇后先死,还是让她的亲侄女乌拉那拉·青樱先死”,但剧集里面的那句话显然更具有让人去深思和推敲的余地。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6)

「服装、道具及美术」

《如懿传》的服装和道具,也是在播出当时被人口诛笔伐的焦点。不少人将其与其他电视剧做对比,称其服装常常大红大绿缺乏美感,而室内的光线又过于暗沉。这里我想说一句,本片除去开头的几集过于网红款的滤镜之外,无论是布景还是服装都可以让观众感到剧组的用心。

整部剧仿佛是在故宫实景里拍摄的一样,无论外景内景还是近景远景都经得起细看,先帝丧仪、新帝登基和帝后册封时候的排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电影级别的了。《如懿传》中我特别喜欢一个场景,如懿几次被皇帝误会、禁足、关冷宫之后她在门房之内看着外面。屋内光线极弱,开着的房门之外一片明亮。雪花飘落,不经让人想象这是否是如懿心中所想的自由。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7)

「《如懿传》与《甄嬛传》」

既然都是流潋紫的小说,《如懿传》难免会被拿来和《甄嬛传》做比较。说来也是惭愧,虽说我是地地道道的文科生,历史确实是我的弱项。待到写这篇文章查阅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剧中的孝圣宪皇后(太后)名曰钮钴禄氏·甄嬛。她就是《甄嬛传》中孙俪扮演的那个角色,也就是《还珠格格》中的太后。

《甄嬛传》更倾向于诉说的是一个女人对婚姻的幻灭,而《如懿传》至始至终讲的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憧憬、失望、绝望和释然。相比起《甄嬛传》中的生杀决断,《如懿传》写得更多的是小女儿家百转千回的细腻心思。

如懿传从满眼欢喜到失望(如懿传初看失望)(8)

「细致的人物情感描述」

皇帝刚登基,纵使他爱如懿爱到骨子里,却也是心疼她唯恐她陷入后宫之争。他故意冷着如懿却去常常去宠幸皇后和高慧妃,生生让高慧妃后来居上把如懿碾压了过去。又比如剧集后半段皇帝和如懿置气,偏偏去宠幸和她长得很像的令妃。

陷入中年危机的弘历,在见到容妃(香妃)以后一度陷入癫狂的境地,竟是求着如懿去劝容妃接受他。如懿见着自己爱了那么多年的少年郎对自己提出如此这般要求的时候,眼中的不可知性、自我否定、失望、落寞都不是骗人的,甚至我们还能感到她的愤怒。然后,作为一国之母的如懿要忍着这些情绪,拼死力谏皇帝不可如此荒唐。

这些《如懿传》中的情感描写,网上有些人认为其有些过于扭捏。然而我却认为,如此百转千回的情感描写好过目前平白直诉力求“快狠准”的剧作方式。虽说为了追求戏剧效果,有些铺陈描述与现实中有些违和。只是,在爱情的面前,谁有没有点儿委曲求全和前后思量呢?

(本篇完)


喜欢影视剧、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后妹纸,喜欢一切新奇温暖的事物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