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课后习题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体会本文开头景物描写由大到小、层层递进的写法,感受作者叙述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1)

二、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本文一些表示转接的词语的用法,体会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朝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2)

三、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本文扣着“乐”字叙事、议论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与民同乐”及援笔为文的丰富感情。

【参考答案】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1.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鸟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3)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4)

四、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也”字的用法,体会作者“也字体”叙述语言的独特和精妙。

参考答案∶第1、2、3、4句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第5、6句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5)

五、《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两篇课文中的成语,并分析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浩荡荡”)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6)

其他重要知识

6.认识文体的突破与创新。

同《岳阳楼记》一样,本文也没有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多用骈偶句,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的成分。北宋朱弁撰《曲消旧闻》载:“《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宋子京得其本,读之数过,曰:‘只目为《醉翁亭赋》,有何不可’。”这里提到的宋祁(字子京),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他认为《醉翁亭记》是赋,不是记,就是从文体上说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也说:“退之作记,记其事尔;今之记乃论也。少游谓《醉翁亭记》亦用赋体。”退之,即韩愈;少游,即秦观。从陈师道的议论和引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对记文体式的坚持,对《醉翁亭记》突破体式的惊讶和不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醉翁亭记》对传统记文的突破,已成为新的经典。它创造了宋代游记散文铺排议论的模式,增强了抒情的主体性和文学色彩,是游记从文体本位向审美本位转变的经典之作。明了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对《醉翁亭记》中“赋”的因素有一个积极的理解,从对偶、铺排、交错、骈散结合等方面,体会其语言表达效果。用对偶句描摹,用散句陈述,是本文行文的一大特点。如第3段,“负者歌于途”,对“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对“后者应”,描画滁人之游,生动传神;“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整体上是两个复句对偶,局部上则“临溪而渔”句对“酿泉为酒”,“溪深而鱼肥”对“泉香而酒洌”,整齐华美,又错落有致。至于“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都是遥相呼应,错落成对,造成了珠联璧合、回环咏叹之美。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7)

7.领略本文个性鲜明的语言风格。

除了上面说到的对偶、铺排,本文在语言上还具有很多特点。一是文字简练,可谓惜墨如金。历来被人们称道的首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二是平易流畅,这主要表现在不用难字,不用典故,不堆砌词藻,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等方面。三是委婉有致,摇曳生姿,主要表现在句式错综,表意深婉,抒情绵长等方面。与韩愈散文追求奇险怪僻的风格相比,欧阳修走的是明白如话的一路,读之更亲切喜人。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8)

8.体会巧用虚词的表达效果。

文中用了21个"也"字,可以说是匠心独运。通篇使用一种句式,一般会让文章单调乏味。作者却偏犯此难,化呆板为神奇,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叙事抒情风格,于解释说明的口吻中透着淡雅的幽默,在漫不经意的叙述中,有一股任性自得的惬意,舒卷自如的趣味。这些由“也”字作结的句子,大多都是二分结构的,因其对现象的解释,对原因的阐释,而获得了动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本文大量运用"也"字句,甚至成了当时文人讨论的热门话题。《桑榆杂录》记载;"或言《醉翁亭记》用'也?字太多,荆公曰∶'以某观之,尚欠一'也'字。'坐有范司户者曰∶'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此处欠之。'荆公大喜。"这则趣闻逸事颇值得玩味。像王安石这样的文章大家,都在热议《醉翁亭记》中的"也"字现象,可见其不同凡响。除了"也"字,本文中大量"而"字的使用,也收到了独特的表意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而”字在句中起到了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等作用,对于打造本文的风格,功不可没。可以说,本文的虚词妙用,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9)

9.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

有关本文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这篇文辞华美的山水游记,因为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而引人探究。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怎样理解这“醉翁之意”呢?它是一种真实的快乐,还是一种隐藏在快乐表象背后的悲哀呢?抑或是暂时的快乐,永久的悲凉呢?这要从文本、作家个性、创作背景三个方面来考察,才能得到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从文本来看,全文共用了十个“乐”字,可谓贯穿全篇。文章风格淡雅闲远,绝不是正话反说、寓悲于乐的风格。所以我们应该认定,作者的“乐”是发自内心的,是不容置疑的。从个性来看,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之泰然。欧阳修被贬夷陵后,在给好友尹洙的信中阐发了这样的观点:“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这段话中提到,欧阳修崇拜的韩愈,被贬后也不免穷愁怨嗟,成为“庸人”;而欧阳修本人,是绝不想成为这样的“庸人”的。从创作背景上看,欧阳修因为支持“庆历新政”而被贬滁州,但他爱民之心未曾少减,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如《尚书》所言:“德性善政,政在养民。”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作于同一时期,其中更是直言“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这样理解,才不负“醉翁之意”。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10)

10.如何理解本文的叙事手法?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全文的层次结构上看,作者采取了层层递进、巧妙呼应的手法,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令人拍案叫绝。文章从开头的全景、远景描写,逐步收缩视野,再用特写镜头定格醉翁亭,仿佛在引导读者寻幽揽胜,充满发现的乐趣;文章中间的写景,则是早晚接续,四时递次;写游乐,先滁人而后太守;更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以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这样层层演进,累累叠加,把议论和抒情推向极致。二是从叙事角度上看,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种种不便,拓宽了话题空间。醉翁与太守,一为名号,一为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面性。直到文章最后,作者才自报家门,揭开谜底。这种写法,与汉赋中假托人物说事说理如出一辙,具有鲜明的寓言风格和浪漫气息。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11)

九年级上册语文12课醉翁亭记笔记(九上12醉翁亭记学习重点思维导图)(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