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

文 |羊羊史记

编辑 |羊羊史记

前言

“徒手撕鬼子”“包子咬一口就能变成炸弹”“用石头将飞机击落”……

这些离谱的操作全都出自我国一类神奇的剧种——抗日剧。

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在中国一直都非常火爆,其中表达的爱国热情能激起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2)

不少国人的共鸣,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所以很多导演都想从中分到一杯羹。

然而,这些抗日剧却渐渐跑偏了不少,层出不穷的神仙操作,以及各种雷人的剧情设定,这些匪夷所思的剧情让网友不禁感叹道——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3)

“如果抗日时期多几位影视中的能人异士,小日本又怎么能在中国坚持十五年呢?”

这些抗日神剧你知道几部呢?下面就让我们盘点那些“经典”抗日神剧。

一、《孤岛飞鹰》

提起抗日神剧,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燕双鹰,即使没看过这部电视剧,也会知道燕双鹰英俊帅气的形象,以及他那离谱的骚操作。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4)

自带定位的双枪,就算是辆坦克,燕双鹰也能给你炸了;还有那永不会脏的黑色皮质大风衣,不仅穿着非常帅气,还带有自动避弹的功能;最为厉害的还是他那把“鬼子见愁”的武士刀。

除了主角燕双鹰近乎无敌的设定外,剧中燕双鹰成立的民间组织配置也是相当豪华,清一色“暗黑哥特风”的穿搭,每个人都配备有重机枪以及越野摩托车。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5)

这部剧的日本演员虽然不少,但好像没几个会日语的演员。剧中的日本军官就只会:“呦西呦西、八格牙路”,除此就没有其他的日语了。

不少网友表示,如果燕双鹰真实存在的话,小鬼子估计刚来中国,就得哭爹喊娘的跑回去了。

二、《一个鬼子都不留》

每次看抗日剧总是能看到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于震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抗日剧演员之一,虽然他贡献过很多优秀的抗日作品,但同样有部剧情相当炸裂的作品。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6)

仅从名字就能听出来这部剧有多么离谱了,《一个鬼子都不留》主要讲述了一个杀猪专业户和一个耍杂技的为了找日本人报仇,和八路军联手抗日的故事。

其实看到主角的身份大概就能猜到故事的大概过程了,杀猪刀、弹弓、银针、长枪等等,没有剧组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不知道是不是职业问题,只训练过几天后就能将小鬼子杀得找不到北。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7)

这部剧播出的时候,正值抗战片大火大爆的时候,但由于剧情设定的实在过于离谱,所以没过多久后,这部剧就被央视叫停了。

三、《利剑行动》

这部剧同样是由于震主演的,讲述了由于震饰演的八路军特战部队队长杀敌抗日的故事,并且此剧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宣传中国传统功夫。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8)

本来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如果导演按照既定方向拍摄的话,这部剧肯定能大火大爆,但导演为了体现功夫,劲使得过大了,将主角营造的太过无敌了。

于震饰演的主角被几十名鬼子围堵,但主角不仅安然无恙,还用一把小刀将几十个小鬼子杀得一干二净。

一把飞刀扔出去,就有数十个鬼子应声倒地,让小编去砍十颗白菜,估计都得砍个五分钟。

该剧不光是主角厉害,就连特战队其他成员也非常勇猛,5个人,仅用小编砍十颗白菜的时间,就将100多个鬼子杀完,而且无一人伤亡。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9)

要是这样的特战队多来几支,当年就没有十五年抗日了。

四、《雷霆战将》

相对于其他几部抗战片,这部《雷霆战将》拍摄日期就比较靠后了。这部剧拍摄的时候,正是偶像剧大火大热的时候,所以他的选角也比较偏向偶像风。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0)

剧中的几位男主,不论是什么时候,都涂着厚厚的发泥,就连在炮火连天的战壕中也不会让自己的发型散乱。

男主还有一个习惯——抽雪茄,有人问他抽雪茄的原因,男主说:“我的士兵看到我的雪茄,心就不会乱了”。平时抽雪茄就算了,问题是人家在战壕里也要抽。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1)

男主已经够雷人了,但看到女主后才知道错的有多么离谱。女主身穿连衣裙,脚踩高跟鞋,画质精致的妆容。这纯纯就是披着抗战剧的偶像剧,在该剧播出前,它还有个名字叫做《亮剑3》,还好最终没有选择这个名字,不然老李估计要朝着剧组开炮了。

除了这些雷点外,仅播出了9集的电视剧还有无数的槽点,比如,男主在向盟军师长表白的时候,却邀请对方一起来洗澡。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2)

而它仅播出去9集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奇葩的剧情发展。

看到这部剧的时候,我才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雷。

五、《女子炸弹部队》

看到名字应该就能知道,这是一部女性救国的故事,导演的选题非常的超前,如果画风正常点的话应该也是个非常不错的影视作品,可是这部剧却处处充满了雷点。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3)

先不说剧中的服饰有多么的超前,其中的剧情就是牛顿来了都得要说真牛。

剧中女子小队由此正在执行任务,但却遭到了日本战机的轰炸,按照常理来说,遇到了轰炸应该先找地方隐蔽,但导演却说不,非得要玩个新花样。

剧名叫女子炸弹部队,都说了炸弹,所以当然要依靠自己的技能化险为夷。于是队长薛敏就打算在一堆碎石中引爆炸弹,然后依靠飞上天的碎石将飞机击落。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4)

除了这种牛顿看了会流泪的情节外,什么玉米炸弹、午夜装鬼吓死鬼子这种剧情层出不穷。

五个服饰前卫的女子果然思想也很前卫,就是不知道导演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有没有脸红过。

六、《敌后便衣队传奇》

这部剧为抗日神剧诞生过无数的名场面,不少观众看完后都直呼“脑子不够用了”,著名的“半拉包子雷”就出自这里。

咬一口就会炸的包子,从怀里掏出的黄瓜,掰开往天上一扔,就能炸下来一架飞机,先不说这位“爆破鬼才”。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5)

剧中武林高手也有不少,什么飞檐走壁的轻功大侠,一拳干死一头牛的壮汉,以至于后面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给人的感觉就平平无奇。

最离谱的还是,小鬼子在观察分析伤员后,发现受伤的部位都是没有防弹衣保护的地方,于是立刻就安排人研发防弹裤衩子和防弹裤子。

还有小鬼子军官在两军对弈时,结果日军头子直接掏出了一本《三国演义》,现场开始研究兵法。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6)

这么尴尬的剧情,不知道观众是怎么看得下去的。

七、《箭在弦上》

这部剧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主要讲的是主角用弓箭智斗鬼子的故事,两位女主百步穿杨的箭法让鬼子苦不堪言,最离谱的是,女主同时拉三支箭,三支箭还都能同时命中鬼子。

甚至她们射箭的速度比鬼子拔枪的速度都快,当年要是有这么多能人,别说鬼子侵略中国了,我们多个附属岛还差不多。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7)

剧中最离谱的一幕,女二号被鬼子摁在地上,就连裤子都快被褪了下去,谁知转眼间,女二就将裤子穿好,随即就将周围数名鬼子全部击杀。

不少网友评论道:这是打开了任督二脉吗?

八、《一起打鬼子》

这部剧同样也为抗日神剧贡献了不少名场面,其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场面就是“裤裆里藏雷”。

剧中银花的爱人被小鬼子关到了大牢,被鬼子严刑拷打,眼见不起任何作用,又叫来了银花来看望。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8)

到这里剧情还都是正常的,直到两人在大牢中见了面。两人在牢房中一顿亲热,甚至还有很多大尺度的镜头。事后,只见男人直接从女人的裤裆里掏出了一枚手榴弹,打算做一对亡命鸳鸯。

这一操作让人万万没有想到,也不知导演是怎么想的,由于剧情过于低俗,导致最终直接被官方禁播。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19)

为了博人眼球不惜加入色情因素,这不仅是对观众、对影视的不负责,更是对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不尊重。

九、《抗日奇侠》

最后一部剧的可谓是抗日神剧中的巅峰,贡献的名场面也是最多的,前面那几位放在这部剧面前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20)

这部剧主要讲的是4位武功高超的民家大侠抗日的故事,和《利剑行动》一样都是为了宣扬中国传统武术,但拍着拍着就变得离谱了起来。

这其中最正常的只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剩下的只有一节更比一节强。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21)

有轻功水上漂,有靠身法躲子弹,这些都只是大侠们的基本操作罢了,竟还有人能徒手将鬼子撕成两半。

还有一段台词让人听着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却发现了不对。

我恨日本鬼子,因为我爷爷在九岁的时候就被小鬼子杀害了”。

我恨鬼子,因为我爷爷被鬼子杀害了,但是你爷爷九岁前就生了你爸爸吗?

抗日神剧最雷人的绝招(裤裆里藏雷徒手撕鬼子)(22)

想要激发民族仇恨可以理解,但最起码你把逻辑先理清楚啊。

希望以后的编剧在写台词的时候,可上点心吧!

笔者认为

这些雷人的神剧是对历史和真实的战争的不尊重和歪曲,也是对观众智商和品味的侮辱。它们不仅损害了中国电视剧的形象和水准,也误导了年轻人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评价。

作为观众,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真实、严肃、感人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而不是把抗战当成一种娱乐和笑料。

应该制止和规范这类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提倡更多优质、真实、有深度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以弘扬正能量,传承民族精神,教育后人。

不知道屏幕前的大家对这种抗日神剧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