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记叙文时,往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意在使他们从课文中汲取更多的写作营养,提高写作能力。结合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是教学每篇课文的重要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但是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她学习课文写仿法,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比如人教版三(上)《狮子和鹿》写了一只美丽的小鹿和凶猛的狮子之间发生的故事,课文篇幅短,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中对小鹿美丽的外貌、生动的语言以及灵活的动作描写非常具体,这对三年级学生学习如何把作文写具体很有帮助。不少教师把本课的主要救学目标设计为:学习课文中小鹿外貌、语言、动作的措写方法,教学中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相关句子圈出来,然后通过解读,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小鹿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把故事写具体的,领会这些具体描写反映了小鹿内心怎样的思想情感,等等。

教师的意图非常清楚,就是想通过画画、读读描写人物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如何将人物描写具体的。其实很多教师在教学记事写人文章时几乎都是这样指导的,可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人物的句子不难,几乎人人都会,写作时许多学生却依旧不会迁移运用。学生能够画出这些句子,说明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外貌描写,什么是动作描写,什么是语言描写,已经初步建立起人物描写的抽象概念。不过认识概念与运用方法是两回事。要将这些描写方法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必须经过多次的写作实践。学生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学会外貌怎样描写、动作怎样描写、语言怎样描写。

习作教学设计点评方法(认识概念与运用方法是两回事)(1)

《狮子和鹿》

广东名师 阮美好

习作教学设计点评方法(认识概念与运用方法是两回事)(2)

习作教学设计点评方法(认识概念与运用方法是两回事)(3)

我们先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课文中小鹿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都很精彩,因此很多教师将学习课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方法都纳入这—课的教学目标之中。阮老师将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聚焦在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她认准的是“一课一得”。认识课文写作方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学生写作文时能够运用。

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虽然均属人物描写的范畴,但这是三个不同的知识点,如果一堂课要求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全部认识,那么教师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上,不可能留出时间让学生一一去实践运用。因此表面看教师都讲过了,学生似乎也理解了,但学生没有经过亲身实践,不会运用,这样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学得再多也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对写作能力提高不会起到实质性作用。

阮老师追求的不仅是学生认识写作方法,而且是引导他们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写作方法,她认为通过一节课学生能够认识“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样一个写作技巧,并且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那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足以让人满意了。

再看课例中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发现秘诀,学讲故事”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落实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关系重大,此环节教师设计独具匠心。先出示《狮子和鹿》中的两组句子,让学生比较有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和没有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样才能将童话故事写得生动、具体、吸引人在表达中作用的认识。这两次人物语言描写的实例比较设计得恰到好处:通过一组句子的比较,学生对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一写作方法基本也能认识,两组句子比较,能够起到强化作用,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更加深刻、完整,这就为后面的实践运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下不少教师关注的是“理解”课文表达方法,文本细读时发现课文中有特色的表达方法,教学中让学生深入体会。毫无疑问,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能理解和会运用绝不能画等号,这是表达方法教学的两种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我欣赏课例中第二个教学环节“悟法迁移,学编故事”,是因为在学生发现了故事写作秘诀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当堂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课例中的这个环节,教师安排了两次动笔练习:先是给出一个寓意,让学生添加人物语言。这一步很有必要,因为不需要另外编写故事情节,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动语言描写上,为学生独立编写故事描了一级合阶,极大地终低了难度,然后再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创编童话故事。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对部分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特别有帮助。

反思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几乎每篇记事写人的课文都在教学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每篇写活动的课文都学习环境描写、场面苗写,每篇说明性课文都在学习说明的方法,等等。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可是有些学生写作文还是不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教们只关注学生能不能理解,不管学生会不会运用。其实有效的语文课不在于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是否到位,而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是否学会了某种写作方法,教师课堂上教了什么,这只是教师的愿望;学生事实上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学会,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是否学会,这才是判断一堂课教学效率的关键。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是这个课例可以带给我们的最有用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