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兄弟共有六人,依次是袁世昌、袁世敦、袁世廉、袁世凯、袁世辅和袁世彤。其中只有袁世敦是父亲袁保中的正妻刘氏所生,剩下的五人均是继室刘氏所生。虽然母亲都姓刘,但在袁世家族中,依然看重嫡庶之分。所以,按照封建传统观念,只有袁世敦能继承父亲袁保中的家业,是袁家的嫡子。

袁世凯死后葬哪里(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1)

袁世凯功成名就之后,也就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他的母亲刘氏去世,为此他亲自带着母亲的灵柩返回故乡,想将她与父亲袁保中合葬。可是这遭到了袁世敦的反对,认为刘氏作为继室,只能另起小坟而不能同葬。为了这件事,兄弟二人反目成仇,以致老死不相往来。

兄弟之间为了这么点小事何至于撕破脸面呢?其实,他们的之间的矛盾根源并不在此,而是有其他原因。

袁世敦早年也走科举之路,但他屡试不第,最终出钱捐了个“盐大使”的虚衔,按清制这不过是个八品小官。要说起来,袁世凯对这位二哥并不薄。他任山东巡抚时,袁世凯就上下疏通,给他谋了个官职,兼管营务处事宜。后来,山东义和团闹得沸沸扬扬,给朝廷出了难题。

袁世凯死后葬哪里(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2)

洋人抗议后,清廷又拿义和团开刀,并处置了一批官员。袁世凯因为镇压义和团有功并未受到惩处,但袁世敦却因此被撤职。据说,袁世敦这是“代弟受过”。因为袁世凯的政敌拿他没办法就拿他的二哥开刀,给了个“纵勇扰民”的罪名将他革职遣送原籍。

袁世敦不是个心胸宽大之人,认为袁世凯没在关键时刻替他说话,所以后来兄弟俩感情闹得比较僵。后来,兄弟俩的矛盾继续升级,打那以后,袁世凯再也没有回过项城,甚至连死后也不愿意葬在项城,而是葬在了安阳的袁林。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一直将生母刘氏带在身边。当时义和团闹得厉害,袁世凯怕母亲受到惊吓,密令侍卫队严加防守。他是个有名的孝子,一日三次到母亲的房中请安,还时不时抽空配母亲说说话。母亲生病后,他更是日夜不离守在床边,尽心照顾。

袁世凯死后葬哪里(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3)

不久,母亲病逝,袁世凯奏请朝廷请假回籍守制,当时朝廷时局艰难,没有批准,让他照常当差。不得已,袁世凯只能将母亲的棺材暂时留在了济南城外存放。袁家兄弟经过协商,最后定在次年秋天将刘氏厚葬。到了第二年秋天,袁世凯向朝廷请假回籍葬母。这一次朝廷开恩,慈禧还下了懿旨,赏他四十天假,并加恩赏给刘老夫人一品封典,派河南巡抚专程前往项城致祭。

对于袁世凯来说,这是极大的恩荣,况且当时他已升任直隶总督将北洋大臣。为了让母亲体体面面地下葬,他亲自带着护卫及一帮官员,浩浩荡荡地前往项城。据记载,刘老夫人的葬礼确实铺张,盛况空前,除了慈禧太后的奖赏外,还有朝廷大臣参加祭悼,湖广总督张之洞亲自撰写碑文,项城知县只有资格担任知客先生(负责接待事宜),邻近的淮阳知县更惨,只能负责打杂。

袁世凯死后葬哪里(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4)

春风得意的袁世凯自认为这次衣锦还乡,定能威风八面,光宗耀祖,本想好好地风光一回,谁知事与愿违。他的二哥袁世敦让他出了洋相。袁世敦坚决反对刘氏于生父袁保中合葬,袁世凯气急败坏,与袁世敦大吵一架,最后几乎还差点动手。

袁世敦的理由很充分:有资格与袁保中合葬一个墓穴的,只有正室刘氏;继室刘氏只能葬在旁边。为了这件事,袁世凯还动用了很多关系,找来了徐世昌和陈夔龙等人出面调解,无奈袁世敦油盐不进,就是要让袁世凯难堪。而且他还摆出一家之主的派头说:“不要以为官大就能压我,袁家的事,还是我说了算!”

袁世凯死后葬哪里(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5)

尽管袁世敦有点无理取闹的成分,但他说的却也在理,这是朝廷礼制,就是告到慈禧面前也占理。袁世凯被迫无奈,和兄弟们商量后,重新选了一块墓地安葬了刘老夫人。至此,袁世凯和袁世敦反目成仇,此后他再也没有回过项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