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现在是全国人口排名第三,已有人口9450万之多,大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七,未来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张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为发明弓箭司弓矢之长,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就是现在的河北青河。张姓发布极广,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四川,这四省大约占了张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河南最多,占了张姓人口的百分之十点四,张姓分布广,不均衡,张姓在北方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当高,而在陕甘宁三省交接地区是最高的。
参天之木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姓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相息的血脉印证。张姓,一个在中国人口数量排名第三,全球愈亿之众的大姓,从上古走到今天,趟过历史长河,文化璀璨,英雄辈出,既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共性特征,也形成了劳动创造,砥砺前行的鲜明个性,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不断进步的缩影。
问我祖先在何方?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北方各地,祖祖辈辈,妇幼皆知。这首民谣描述了数百年前北方地区那幅宏大的迁民图,也包含了遍布各地的迁民对祖先,故土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就达到4103450人1,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选择从晋南地区抽调人口补充其他地区。据统计;洪武到永乐年间,一共进行了17次较大规模移民,总人数在百万以上,有资料显示,自称祖辈来自山西洪洞的有两亿多人,其中包括五百多个姓氏,由于年代久远,【还有一说是八百多个姓氏】。
初蒙世事,就从大人闲谈之中,得知我们村是从山西大槐树迁民过来的,从此,大槐树在我心里就埋下了神秘的种子。相传,元末明初,全国各地战火连绵,自然灾害不断,天灾人祸,给老百姓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河北,河南,陕西各地除战乱,灾荒外,又发生了严重瘟疫,广大百姓饥荒不断,民不聊生,死伤无数,出现了许多无人烟村落,土地荒芜人畜死亡,到处是一片凄惨景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各州,县,府的经济,改变天灾人祸造成的悲惨景象,下达了将山西平民向各州县府迁移的圣旨,并在广济寺设立了大槐树迁送站。周边各州县府的移民都要送到迁送站办理移民手续,领取路费和到迁入地置办农具的银两,并办理三年免征税费手续。从政策上帮助这些移民尽快恢复生产,但是,故土难离,背井离乡,依依惜别,为了纪念思乡之情,走时留下了【张氏先祖灵位】的牌位,并发誓;不管走到何处,我们的根永远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陕西榆林佳县南区有四个村子张姓人家,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过来的同一个先祖,这四个村子分别是;陕西榆林佳县康家港乡【现合并在螅镇】赤土坡村;陕西佳县大佛寺乡【现合并在坑镇镇】楼底村,陕西榆林佳县大佛寺乡枣坪村,陕西佳县店镇乡南坬村。【店镇村也有几十户,一百多人,是从楼底搬迁出去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到现在的清明节,成群结队的族人回楼底村山上的祖坟祭祖】
传说我们这几个村子的先祖是来自山西长寿都【乡】,龙九甲【村】,从大槐树移民移到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万镇脑畔疙瘩落户,起名张家湾。这个地方偏僻落后土地贫瘠,先辈们虽竭尽全力,也无法维持生计,又先后生下四个儿子,使生活更加困难,全家集中住在张家湾已发展无望,难以立足,经过一大家子商家决定,大儿子留在张家湾,二儿子迁移到陕西榆林佳县大佛寺乡【现在合并在坑镇镇】楼底村,三儿子迁移至陕西榆林佳县大佛寺乡枣坪村,四儿子迁移到山西临县林家坪乡白草村【另一种传说都是从白草村迁移到佳县楼底和枣坪村,由于年代久远,有待考证】。就这样,兄弟四人各奔前程,在自己的新住地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到了清末雍正三年约【1759年】,枣坪村二门的张鸿勤另立门户,去赤土坡落户种地,几年后,就在赤土坡村里置买田产,有了发展,到了嘉庆八年【1803年】张鸿勤的堂弟张鸿业投靠长兄也去了赤土坡落户了,开始了艰苦创业,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现有人口四百多人,赤土坡也成了张姓大户村庄。
楼底村位于佳县东南三十公里处,现有人口1500多人,320户,耕地2800多亩,是典型的大户村庄,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楼底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貌也更加美丽好看。现在的楼底村,设有医务室,老年娱乐室,阅读师,健身广场,红枣香菇合作社,幸福养老院,是远近有名的好村庄。楼底村主要分为前沟,后沟和南沟,南沟里的住户原来不是张姓人家,是郭姓人家,是从山西太原迁入陕西榆林佳县店镇神堂沟村,从始祖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后裔张万金在楼底打长工,后改姓张入住楼底村,繁衍至今已十三代,现有数百人口,近百年来,部分族人又移居陕西延安安寨县,陕西榆林靖边县,内蒙等地。楼底现在百分之八,九十的是张姓人家,剩下就是姚姓人家,只有两家刘姓人家,一家景姓人家,几百年来,张姚两家都和睦相处,融为一体,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小时候听村里的老年人说;【楼底】村原来不是叫楼底,最早村子里住的是姚姓老户,就是现在的【姚家碱】,村庄依山傍水,村子下面是一条河流,一眼望去,就像一片荷叶,所以,村子起名【荷叶川】。沿着姚家碱大路往前走一公里,就是现在的【楼滩】,在楼滩的路南有一座八十八层的古刹宝塔,高纵入云,站在塔顶,能听到六十里外佳县白云道观的晨钟,犹如人间仙境。后来住进了一条千年蛇妖,它时常伤人,久而久之,玉皇大帝知晓了,降下天雷惩罚它,但是被它逃脱了,宝塔也被震塌了,就剩下塔底子了,塔顶子倒在一里外的一个土仡佬里,现在叫【楼塌仡佬】,不知传说是否真实,现在的楼塌仡佬到处都是石块瓦片。后来,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这个宝塔,就把村名改为【楼底村】,下面的河流叫【楼底河】。
顺着【姚家碱】往后走几百米,就是枣坪村,枣坪村也和楼底村一样,也是典型的大户村庄,现有人口1500多人,住户347户,土地4360亩,村里的年轻人都是有头脑之人,做生意的,养大车跑运输的,家家户户都过得幸福安康,村子里修了一座革命纪念馆,佳县周围的革命烈士都刻在了纪念碑上,时常有外地人士来祭拜了
南坬村在店镇正南方向不到五公里处,依山傍水,山明水秀,气候温和。现有人口200人,住户71户,耕地面积740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是由楼底村迁移到南坬村,是中将张达志【张锦瑞】的故乡;张达志,男,汉族;陕西榆林佳县南坬村人,原名张锦瑞,【1911--1992】1911年农历3月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系毕业,中将军衔。他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第二,第三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会员,1955年至1969年11月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69年至197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1月15日在北京因病逝世。在他晚年回老家时,为南坬村援建了一座小学学校,并起名为【达志小学】。
就现在这四个村的同宗同祖的张姓人家,大约有三千五百多人,由于近年没有续写家谱,从【志】字辈以下再没有辈份字可选,从【志】字辈以下已有三辈人了,没有了辈份,快分不开谁大谁小了。所以,现续写家谱,以供后人;下面是张氏家族辈份字排名;
鸿,纪,如,书,振,天,体,德【登】,士,立【文】,崇【增】,生,锦,志【以上是祖传家谱】以下是续写家谱;中,建,耀,正,诚,达,铭,安,昌,兴;共二十四辈【后辈继续】如果国内有和上面祖传家谱辈份字大致相同的话,我们就是从大槐树下移民出去的张姓同一支系;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的形式,记载着一个家族的世袭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集。因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
现编写我们张姓小小家族族谱,目的就是在于祭奠张氏列祖列宗,密切宗族情谊,继承和发扬前人所开创的美好事业,使后辈现人更为昌盛。凡有家谱之家,必须时常翻阅,随时添注,方无遗漏,如果永远不看,一经年代久远,人口繁多,再要修整,殊非易事。现根据张生孝老先生和赤土坡村流传下来的家谱提供的资料,经过大量的资料调查,搜集,核对工作后写成初稿,由于是个人操作,学历有限,在编写过程中极其困难,不准确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族人支持这项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