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后,剩下的13集电视剧就再也不想看了,因为想拥有自己心里的陈白露,影视直接呈现的也总是别人的构建。

怎么评价我的朋友陈白露(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1)

是的,一天看完,就如同憋着气一般,如同陈白露小姐那么用力地活着一样。看的时候不自觉会把这书和《红楼梦》《金粉世家》等联系在一起,一样的纸醉金迷,一样的饮食男女,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主人公。

看完小说,她就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现。陈白露是落马贪官的女儿,从小就享受着超越旁人的优渥生活。从高处跌落谷底的她依然努力让自己像从前一样活着,酒要白马庄的,雪茄是Cohiba,衣服很少但每一件都贵上天,可以两个月吃着金骏眉茶泡饭省下来的钱去看国家大剧院一等座的新版《红楼梦》。

她残存的那些美好的记忆迫使她把高贵的姿态注入灵魂,在变故后日子里,即便艰苦流离,她也始终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将那份高贵留在自己身体里。

“她的衣服很少,排在一排银色衣架上,衣橱角落里垒着三五块沉香木,是她独有的熏香办法。窗边一把孔雀椅,椅子上搭着豆青色半旧的丝绸坐垫,墙上一面穿衣镜,再没别的陈设。”(小说节选)

这段描写我即刻便联想到薛宝钗的蘅芜苑,“清厦旷朗,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陈白露也大家闺秀出身,懂得少即是多的道理,再加上她屋子里那张红木条案,品位气质当下立显。

“一个鹅蛋脸、削肩细腰的女孩子坐在沙发上,眼睛向我灵活地一瞟,鼻梁高耸,唇线分明,神采飞扬得使人一凛。”(小说节选)

这样的出场,定是不俗的尤物。她岂止是不俗,更是令人意想不到。她总说自己不是好人,没有底线,但她比谁都有勇气。

“还没有我不敢的事。”说着,她便吃下了那块生肉,一边擦着嘴角的血,一边冷冷地笑着。为了不被命运掌控,她一面上流社会一面风月场,干过比吃生肉更狠更令人瞠目的事。即便是这样凌厉的人,也有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陈白露爱过人,并且只爱这一人,只是这结局,不提也罢。

扒心扒肝地对他好,人家反倒嫌腥气。

由于长期的抽烟酗酒,陈白露有严重的肺病,但她总说年轻就是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话。她是否知道,林黛玉和她一样,躬身咳嗽,面色苍白时也说:“我哪里就能够死呢。“

陈白露和爱人闹翻后,一无所有,带着腹中的孩子孤身前往穷山恶水的老挝,却说:“这里大山大水,风景开阔,比云南更让我喜欢,我爱这里,不愿离开。”她前一秒还在游艇上跳舞,这一刻便在这儿一语成谶。像极了当时那个受《南华经》启发顿悟的贾宝玉。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世间好物无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小说的最后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结尾,这些红男绿女最后有家道中落的,有风头正胜的,还有远走他乡的......正应了那几句话:“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陈白露呢?她是伤透了心也好,是无颜见故人也好,是香消玉殒也好。不管她的结局怎样,你我都是袖手旁观客。只一样,陈小姐不枉此生。

这本书便是《好了歌注》的再注释。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这仿佛就是陈白露生活的力量所在,她爱钱爱的理直气壮,但从不把钱当一回事。我们爱她,恨她,都是因为她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人间事几乎都是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胆狂心醉,憔悴嶙峋的陈白露还是离开了我们。

小说并不长,但故事是真的精彩,一篇潦草的推送不值一提。亦薄命,亦传奇。一声叹息,无以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