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1)

在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中,有一抹端庄大气的“中国红”堪称吸睛神器,它红如朱砂,润如宝玉。

明朝永乐皇帝对它万千“宠爱”,清朝乾隆皇帝视其为宫中至宝,使得这门工艺达到鼎峰,成为贵族中的奢侈品!它就是传说中令人魂牵梦绕的“剔红”!

据说如今一栋别墅的价,只能换当时剔红的一个小盒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顶级奢侈品之一。那么,何谓剔红?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2)

明 永乐皇帝朱棣

剔红,又名雕漆,这是明中后期才有的统称,当然不只有红色,还有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等都统归到雕漆中。

永乐皇帝朱棣在遇到它之前,雕漆已诞生七百多年。从唐到宋元时期,它都宛如孔雀一样,成为“华贵”的存在。而恰在明代遇到了“伯乐”朱棣,它才完成了从孔雀到凤凰的蜕变。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3)

明永乐 剔红漆花卉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唐至元,雕漆工艺虽然在不断发展,但之前历朝从未像永乐皇帝如此厚爱的。它也是第一次变为皇家官方制作,从雕漆的设计、制作、资金投入完全由宫廷掌控。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4)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脚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雍朝并不注重剔红工艺,嫌其漆胎易损且不牢固坚实,故俱不刻国号年代款。

而到了乾隆朝因乾隆皇帝的极度提倡,非常关心其生产并积极主导参与,并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设有“漆作”,不但有落款,而且还改进良多。

胎质除木胎以外,甚至还有金属胎、皮胎和瓷胎。故此时的剔红工艺最为繁荣,生产最为兴旺,发展最为鼎盛,皇宫御用陈设品无不以剔红漆器来髹饰。只可惜到嘉庆时期剔红工艺开始没落。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5)

清 乾隆皇帝弘历

那么在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三个鉴定小妙招:

1. 看包浆:一件剔红器作旧的手法无论多么高明,漆皮入手的感觉绝对不同。

真品即使保养再好,几百、上千年的空气氧化以及烟熏火燎依然会在表面留下一层包浆;而用草酸作出的包浆触手轻滑浮躁,放大镜下观察甚至能看到鲜艳的红漆。

2. 看底胎:时下伪剔红绝大部分使用聚酯乙烯之类的塑料为胎,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

3. 看款识:事实上,绝大部分剔红都无款,包括清宫造办处"油漆作"的真品。

有款识的分两类,明代宣德年以前是在剔红器底部用针划出款识,这叫“针划款”;宣德之后采用刀刻楷书年号,然后填金,叫“填金款”。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6)

清乾隆剔红西番莲托八宝吉祥纹高足杯

本期的《华豫之门》中,持宝人带来了收藏十六年的剔红大盘,竟打着“大清乾隆年制”的底款,这个大盘会是乾隆爷所爱的漆器珍品吗?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7)

大爷家里墙塌出了两个铜器,被人估价五十万,究竟墙里能掉出来什么宝贝?

郎窑红鉴定口诀(鉴定剔红时有哪些小诀窍呢)(8)

小伙儿100块钱买了别人一个咸菜罐,现在却要再给人家一万块钱究竟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