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孟子曾引用孔子的话:“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仁,便是天理;不仁,便是人欲。才出天理,便入人欲,这世上并没有第三种道路。这也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战战兢兢、戒慎恐惧的原因。

在接下来的三章,孟子继续强调不仁的危害性,以及求仁行仁的方法和要点。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1)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三代,便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从夏禹、商汤到周文王、周武王,每一朝代的立朝天子,都是因为具有仁心、能施仁政,从而获得天下的拥戴。这便是所谓得天下。

但是,到了朝代后期,夏桀、商纣以及周代的幽厉二王,仁心泯灭,僭礼败德,甚至荒淫残暴,全都失了天下民心,落得国灭身亡。

各个诸侯国的兴衰也遵循这样的规律,有仁心仁政则兴,无仁心仁政则衰。强大如秦帝国,因其统治太过高压,不免两世而亡。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2)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天子不仁,整个天下都会动荡;诸侯国君不仁,他的国家就要灭亡;卿大夫不仁,他祖宗的牌位都无处安放;士人和百姓不仁,连生存都会困难重重。

所谓“乐不仁”,就是放纵贪欲,仅满足于外在物质层次的快感,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与动物没什么不同。

孟子这句话说得极严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凡不仁者,只有死路一条。如果害怕死亡,却又以不仁为乐,这就像不喜欢醉酒却没有节制地饮酒一样,多么愚蠢啊。

为什么孟子说得如此绝对,不仁者必然死亡?其实,他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仁,即生命的精神内核,或者说本质属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身,则是仁的物质载体。精神和物质,二者缺一不可。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3)

仁,是人之性。身,是人之形。有其性则有其形,有其形必有其性。若不仁,便是失其性。没了人性,其人形也便枯了。如果其形未枯,那一定是尚存一点人性在。比如有些暴力罪犯,他心中仍爱着自己的父母。

如果放纵贪欲,人性便会被贪欲压制。随着贪欲的日益膨胀,人性的空间日益缩小,直到完全消失。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丧尽天良,类似于一种万念俱灰的状态。他会做出许多疯狂的举动,然后走向毁灭。有时,是被正义的力量毁灭;有时,他可能是自我毁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不慎哉?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关爱别人,但是人家却不愿意亲近,就要反过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管理别人,人家却不愿意配合,就要反过来修正自己的管理思想;礼敬别人,人家没有对等表达尊敬,就要反过来体会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诚意。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4)

这句话极深刻,同时也让人非常沮丧。人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不协调的状况,至少要分析双方的原因吧。可是,孟子却说只找自己的问题。一味的自责,难道不令人委屈吗?

注意,如果把“反求诸己”理解为“自责”,那就错了。“自反”不等于“自责”,而是把投射到他人与外界的心思收回来,保持一种清明的内省状态。这个过程并不是对自己进行道德教条的批判,而是持续提升自己的心性修养。

要体会反求诸己的真实内涵,请大家千万不要用外在的道德教条来批判自己,那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严重者还会造成心理疾病。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反求诸己是一种心性修养的工夫,本身并没有道德评判功能。所以,不能用对错来衡量。“行有不得”,并不是自己错了,而是自己的心性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继续修炼。这就像射箭比赛,如果自己射不中靶心,只要多加练习,特别是心态的练习。既不必埋怨自己,也不必埋怨别人。

反求诸己,要求不带评判地关照自己的内心,保持觉察。这种状态,相当于给自己的精神生命提供一个自由生长、不被打扰的空间。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5)

所谓精神生命,便是前文提到的精神内核——仁。它是活泼泼的,是一个无形的生命体,只要它不被打扰,不受压制,就会自然成长,成熟,越来越强大,以至足以令人超越物质层面的诱惑。这便是人性的力量。

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再一次引用《诗经·大雅·文王》里的这句话。

要牢记使命,恪守天道,福报便会不求而自来。所谓“自求”,便是求自己之意,也就是反求诸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该做的事情不做,随时保持内省的状态,不断提升内在修养。这既是自反,也是自求。“永”,便是无间断之意。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6)

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这一章,承上章“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正是孟子根据《大学》的论述推导而来。由此也可见,曾子传《大学》给子思,子思传《大学》给孟子,这样一个传承的线索。

中国人自古就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接近于现代人所说的集体主义。这种情怀,甚至超越家族、超越种族。张子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孟子所说的恒言“天下国家”,其真实的次第是“家国天下”。家在先,而天下在后。在家之前,还有一个“身”字。

庆源辅氏说,“人之常言,虽曰有序,而但及其外,君子之论,则必究其本,而无有或遗,得其本,则末可举矣。以是而质于《大学》之言,则曾子子思孟子相传之学,不可诬矣。”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7)

家国天下,追根求本,还在于修身。正应了大学中所说,“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正而天下归之。”

一定要从自己的修养开始,不管多大的事业,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不断地推广出去。自己本身如果没有合宜的修养,其他一切难免事倍功半。人在世间能做多大的事,承担多大的责任,往往取决于自己有多大的定力。

修身,也有约束自我的意思。西方哲人说过:“自由有两种,一种是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第二种,想做什么却偏不做什么。”真正的自由,显然不是肆意妄为,而是可以超越欲望的牵引。

本来要发脾气,偏不发脾气。本来要与妻子吵架,偏不吵架。这才是自由,因为是自己的理性在主导自己的行为。

如果想发脾气就发脾气,反倒不是自由,因为你的行为已经被情绪控制了。当你成为情绪或欲望的奴隶,这还叫自由吗?至少,这不能称为一个“人”的自由,只是一个动物的自由吧。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8)

写在最后

本文将三章的内容放在一起,第一段讲“得天下以仁”,第二段讲求仁之法在“反求诸己”,第三段讲“以修身为本”。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反求诸己。

有人说,如果反求诸己只如佛家的内观,并无道德分辨,岂不是毫无头脑地着空吗?其实,孟子在此处并未讲明具体的工夫修持方式。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知早期儒家的心性修持,主要是礼乐等可操作性较强的方式。直到宋儒受佛教的影响,发展出专在心上用力的所谓心学。

然而心学亦有天理在其中,所谓一念清明,并非完全无意识。阳明先生曾向梁日孚讲解“主一”之功:“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反求诸己,便是“主一”之功,即心不外驰,专在天理。

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浅读孟子再谈反求诸己)(9)

天理又不是一个概念,其落于人心,便是仁。主一,也便是体仁,需要通过内省的工夫去体会那个活泼泼的存在。此时可能会发现,万物皆备于我,不假外求,只需自反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