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两面性,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那些让你愤怒和委屈的事情,反而会成为度化人生的机缘。
比如人生的诽谤、侮辱,本来都是让自己愤怒和委屈的事情,但是换一种角度去对待,这些事情反而成了人生的“照妖镜”,它照见的是自己人生的不足。
因为别人欺负你的时候,固然是别人品德的问题,他需要为他的品德不足而付出代价,因为善恶皆有报,业障随自身,但是这件事情同样反映出你身上存在的不足。
别人能够欺负你,必然是因为你身上存在着被欺负的“条件”,有因才会有果,比如因为你的软弱以及德行不足等问题。
当你换一种方式去看待和处理的时候,不仅能够化解别人对你的侮辱诋毁,反而会成为人生进步的机缘,而这一种方式就是“向内探寻”。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个世上你所期望的结局,并不是藏在你所未知的远方,而是藏在你轻易忽略的本性之中,“反求诸己”是拨开内心的层层迷雾,找到内心被遮蔽的本性,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答案。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越向外奔逐的人,他知道的就越少,得道之人不需要远行就可以预知,不需用窥望就能命名,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成功。
民国时期的著名法师李叔同,他出家之后,身边的人犯错,当这个犯错与他有牵扯时,他就会选择绝食来惩罚自己。
他的目的不是一味惩罚自己的身体,而是通过反省的方式找到问题的根源,直到犯错的人改正这个错误,这就是从自身找原因的道理。
向内探寻,绝不是和自己置气,不是用惩罚自己的方式发泄怒气,更不是让自己钻到一个牛角尖里无法自拔,而是用反省的态度找到负面事情产生的根源。
正所谓“有因才会有果”,别人对你的态度也是取决于你做出的反应,所以改变自身不合时宜的问题,才能用更好的状态去看待这个世界。
二、
在《了凡四训》之中说到: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又想到天下并没有自以为是的英雄豪杰,也没有教人心生怨恨的学问,如果有无法称心如意的事情,那都是因为自己的德行修养还不够,还没有做到能够感动上天的地步。
当对方让自己不舒服,便生出了怨恨之心,甚至站在自己的立场以为自己没错,错的永远是对方,这些都是世俗之人常有的心态,但是这却是面对问题最不应该有的态度。
当问题发生时,即便看上去是别人的错误,但是在自己的德行之中也可能存在着不足,才让别人有机会犯错。
就好像鲁迅文章《阿Q正传》之中的主角阿Q一样,阿Q被赵太爷和身边一些邻里乡亲欺负时,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
但是阿Q身上同样存在着不被同情的特质,比如他会去偷东西,会欺负小尼姑,也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他身上也存在着不务实的特质,这些缺点也是导致他被欺负的根源。
自己不需要有负罪感,不需要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但是却需要我们深刻反省自己,看到自己身上存在哪些问题,才让对方有机会在我们身上施展无底线的错误。
而不是遇到问题时,还自以为是的把问题推在别人身上,毫无自我反省的意识,甚至一味的对别人产生怨恨,却从来没有思量自己是否足够明智。
《金刚经》之中说:当一个人被侮辱、被诽谤、被看不起的时候,都是前生留下的罪业,本来不应该有好的结果,应该堕落到恶道,但因为你接纳了这些诽谤和侮辱,所以前世罪业便消除了,福报自然出现。
当这些让你感到委屈和愤怒的问题产生时,只有接纳这些问题,才能够消除罪业,获得福报,就是因为当你有了接纳屈辱态度的时候,说明你心里已经放下了自以为是与怨恨,你找到问题的根源了。
如果按世俗之人常有的反应,就是依然停留在自以为是之中,从来没有感觉自己的问题,并且还在怨恨对方。
这样的心态说明自己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当根源存在时,即便这一次别人欺负你时,你反驳回去了,那下一次同样会出现类似的事情,甚至因为你的抗拒而出现大的灾祸,比如生活中有人因为屡次被欺负而大打出手,甚至因此酿成命案。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的结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