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西良
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形成。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祭制度。有人推测春秋时期已有“庙市”。唐宋时期,加入佛教、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再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庙会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滕州交通发达,历史上为九省通衢之地,古驿道穿境而过,旁依京杭大运河,滕州古会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公元前415年,县境内羊庄的“北庙会”已具相当规模。隋大业年间,“官桥会”已是鲁南一带的大型古会。唐朝初年,东沙河的“香火会”盛况可观。至清朝末年,滕县古会相继增加了庙会、山会、药市会、香火会、骡马会等五十余处,遍及城乡。
明清五百年间,秦商、晋商、徽商、行商等你方唱罢我登场,滕县境内演绎出一段空前绝后的繁荣篇章。一些大的镇还专门设立会馆,以方便商人聚会洽谈生意,例如羊庄、桑村都有商人建设的山陕会馆。1938年,县境战乱迭起,社会动荡,传统古会、庙会等自行取消。到1948年,县境内古会尚存不足20处。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滕县地委、专署明令恢复传统古会、庙会等,积极组织城乡物资交流。到1953年,全县辖属十一个区恢复古会19处,并在县城、桑村、东郭、羊庄、官桥、界河等主要城镇组织起45次物资交流大会。“文革”期间,部分庙会、香火会被取缔,有的改换为“物资交流会”的会名。“文革”结束后,全县传统古会得以恢复,成为人民群众互通有无、物资交流、贸易活动的重要场所。到1987年底,全县共有古会、庙会、药市会、骡马会55处。
物资交流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集市贸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旧庙会沿袭下来的,一种是由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的。前者有固定的日期,后者的日期一般不固定,亦有少数固定的。
古会上的商品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农用物件如镰刀、草麻绳、雨披、蓑衣、家用器具等,张汪的竹木、东郭的香箔、界河的松枝鸟、羊庄的镰刀,还有来自费县金家、高家老炉的镰刀、菜刀、剪子,来自四川、临沂等地的铁制品,以及本地的土制物件,以供农民收割锄耕之需要,买卖极为兴旺。各种青菜摆在北哨门里,向南接摆牛羊肉摊,再到鱼市街,南至繁荣街东门外、“八鲜行”南水果市场。活羊、活猪、驴骡等大型牲畜多在集市的外围河滩、山边,鸡、鸭、鹅、兔夹杂其间。古会上儿童玩物齐全,布缝老虎、木制推车、米制糖人、泥塑娃娃,还有小锣鼓、小喇叭等一应俱全。粪笼、鸡笼、长圆筐、筛子、簸箕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木料货市在林子周围的荒地上,原木及木制成品如桌椅条凳、对箱大柜、房门喜床、扫帚、木锨等应有尽有。农民购农具,出嫁闺女买嫁妆,都到这里。
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古会上唱大戏是必备项目,豫剧、柳琴、瞎腔、砸洋琴、小鼓、说书等都隆重登场。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古会是联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是农民购物、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传统庙会如药王会、华佗会、骡马会等更是内容丰富,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时代在变,由于受商业网点、大型商超越来越多、物资不断丰富的影响,一些古会在逐渐消失,相应的古会文化、民俗色彩也逐渐淡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会是展示农耕民俗文化,活跃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是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