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民间有不少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迎接这个收获的季节,感受农耕秋收之趣,昨天(9月21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开展秋分节气课堂大家一起画蛋、做桂花糖藕、吃桂花芋艿……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迎接秋分节气的到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桂花糯米糖藕食谱?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桂花糯米糖藕食谱(竖蛋做桂花糖藕)

桂花糯米糖藕食谱

秋分节气,民间有不少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迎接这个收获的季节,感受农耕秋收之趣,昨天(9月21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开展秋分节气课堂。大家一起画蛋、做桂花糖藕、吃桂花芋艿……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迎接秋分节气的到来。

秋分到,蛋儿俏。现场,孩子们将心中的秋色描绘在小小的鸡蛋之上,并体验竖蛋游戏。在随后的竖蛋游戏中,孩子们都觉得很难竖起来,但大家没有气馁,一次、两次、三次……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尝试,他们乐此不疲。杨一一小朋友第一个将鸡蛋竖起来时,成功的喜悦之情绽放在脸上。

“麻雀叽叽喳,米糕香又黏,封住雀儿嘴,庄稼收成好……”现场,曹雪珍阿姨唱起了童谣,随后和大家说着以前的趣事。她说,在白洋湾地区,以前家家户户都会种庄稼。秋分之后,稻谷即将成熟,鸟类也会铺天盖地地飞来。为防止鸟雀偷吃庄稼,家家户户会在秋分这天包汤圆。除了自家食用之外,还要特意做几十只没有馅儿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汤圆,再一根根插在自家的田埂上,名曰“粘雀子嘴”,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让它们有个教训,以后不再敢来。活动现场,一些老苏州现场教授和面、揉搓、包馅、搓圆的技巧。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出锅后,大家美滋滋地品尝亲手做的汤圆。

秋分时节,藕的温润、糯米的软糯、桂花的清香,共同成就了桂花糖藕这道秋日的香甜味道。老苏州宗玉英说:“桂花糖藕做法很简单,莲藕洗净去皮,依节切开,并切下顶部约2厘米,作为盖子备用。提前将糯米泡软,沥干。塞糯米也是个技术活,用筷子将糯米塞进藕洞,不能塞太满,以防蒸煮过程中米胀破莲藕。塞满后用牙签把藕盖固定到藕上面。在锅中加入水,放适量冰糖、红糖,大约要煮3-4个小时,煮到锅中还剩一点浓稠的汤汁就可以捞出切片,浇上汁液、撒上些许干桂花,即可。”

新鲜的莲藕和雪白的糯米摆上桌,在老苏州的指导和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兴致高昂地塞起莲藕来,白白胖胖的糯米瞬间变成了一个个调皮的娃娃,“哧溜”一下从“滑滑梯”里滑了下去。

老苏州顾水娥介绍,每到秋分节气,白洋湾地区都有吃芋艿芋头的习俗,它也是当地喜欢吃的美食之一。芋头有“余头”的谐音,人们为了讨个彩头,希望好日子有富余,祈求五谷丰登,都会在秋分的时候刨点芋头尝尝鲜。其中,老苏州喜欢的当属桂花糖芋艿,顾水娥还教大家用最传统的方法处理芋艿。

“新鲜的芋艿装入袋子里摔打,借助于芋头彼此间的摩擦,使之脱皮,再经过手工去皮清洗。”顾水娥说,芋艿去皮过程中要戴上手套,手直接接触会导致皮肤发痒。切成块后,将芋艿放入锅中加入水和一点点食用碱,这样芋艿更容易煮烂。当煮好的桂花糖芋艿出锅时,桂花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热乎乎的芋艿爽滑软糯、浓浓的汤汁香甜诱人,为这秋天添上了几分暖意。(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沈瑜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