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

摘要:笔者对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的品种、配方、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现将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的要点总结如下。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1)

1 厂房特点

采用钢构、夹心聚苯乙烯彩钢冷库板(简称聚苯板)为主要的栽培菇房。屋顶采用浅色喷漆,以减少太阳的辐射热,节省降温能耗。选用10厘米厚的聚苯板作围护、隔墙,屋顶厚实些,约20~25厘米。板心密度须达到每立方米25千克,两侧彩钢板厚度各0.43毫米。竖立墙板前,地面刷沥青以防潮。彩钢板两侧砌护脚,墙角刷沥青防护,避免彩钢板吸水、腐蚀。根据菇房高度设计7~8层床架,床架焊接而成,铺设宽3厘米、厚1厘米左右木条,安放菌袋。

装袋间安装制冷机组,制包时控制温度在23~25 ℃下,避免滋生杂菌。培养房安装制冷、排风设备。控制温度20~23 ℃,暗培养。出菇房安装制冷、排风设备、超声波加湿器,控制温度5~8 ℃,湿度85%~90%,LED灯白光培养。包装室温度不超过26 ℃,以避免高温影响产品品质。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2)

2 技术流程

拌料→打包→灭菌→接种→菌丝培养(15~20 ℃)→催蕾(12~13 ℃)→打冷倒伏(5~6 ℃)→再生(9~10 ℃)→抑制(3~5 ℃)→出菇(5~7 ℃)→采收→包装→贮藏(冷库)→运输(提倡冷链)→销售。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3)

3 优良品种选择

福州地区金针菇市场主要为白色品系,催蕾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照刺激才能形成子实体。通过近几年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区域性试验,筛选出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川金9号和FY,单袋平均产量达350克以上。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4)

4 菌袋制作

农作物副产品如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米糠等都可用于金针菇栽培。此外,还可添加黄豆粉、玉米粉等作为金针菇生长所需的氮源。原材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筛选出适宜于再生法栽培金针菇的配方为:玉米芯35%,甘蔗渣25%,麸皮30%,米糠10%。辅料石灰、轻质碳酸钙、过磷酸钙等分别按总量的2%、1%、0.5%添加。含水量调节至64%~65%,以用手紧握一小撮料,见有4~5滴水溢出为适宜。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5)

选择对折径为17.5×40(厘米),厚0.048毫米的聚丙烯高压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使用拌料机、装袋机进行装袋,每袋装干料450~490克,装料高度约16厘米。随后将锥形木棒旋转抽出,按常规套上塑料套环。因配方中氮含量较高,制袋时间前后不宜超过5小时,以免酸败。

采用高压灭菌。在0.5兆帕气压时排放一次冷空气,升压至1.5千克时开始计时,一般5 000包菌袋保持4~5小时可达到灭菌要求。压力表指针为0时,打开灶门排气、冷却,半小时后退炉进冷却室,待菌包温度降至25 ℃左右时移入接种室,于接种箱经气雾消毒30分钟后接种。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6)

5 栽培管理

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整个生育期为75~95天,冷库栽培一般需60~65天,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菌丝生长阶段20~22 ℃培养2周,18~20 ℃培养1周,15~18 ℃培养1周。出菇催蕾阶段保持11~12 ℃1周,待初生子实体达3~5厘米时,移入6 ℃菇房打冷倒伏,打冷倒伏时菌包放在菇房底部1、2层。此二层温度低,初生菌丝容易倒伏。经3~5天使其再生。待再生原基长成馒头状时套袋培养,再生在8~10 ℃下培养1周,抑制阶段3~5 ℃下培养4~5天。菌丝再生与抑制阶段将菌包调至库房顶部1、2层,适当开灯抑制。此二层风速较大、湿度较低,加上光线等因素进行共同抑制,以使菌丝生长整齐、同高、干硬坚挺。长菇阶段维持温度6~9 ℃。

套袋后一般培养5~7天,当菌柄长度达到17~18厘米时就可采收。采收时掰动整束菇丛整丛采下。采收的鲜菇通常用白色泡沫箱按每箱20千克装好进入低温的保藏间存放、备销。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7)

6 病虫害综合防控

金针菇周年栽培,要严控化学药品的使用,为减少污染及感病,必须严格灭菌,接种室应采用净化接种间。栽培场所一定要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污染菌袋应及时搬出菇房焚烧或深埋处理。虫害以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虫源,尽可能创造有利于金针菇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金针菇最好栽培的方法(福州地区金针菇再生法栽培技术)(8)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