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依据纪录片《中国考古探秘》第二季来为大家介绍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一座造反者的陵墓。

1985年12月,在江苏徐州郊区狮子山西侧,当地一座砖瓦厂的工人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头颅。听到消息的徐州文物局迅速赶到现场查勘,随后组织考古队进行了发掘。两个多月后数以千计的汉代兵马俑被清理出来。兵马俑历来是帝王陵墓的陪葬品,在我国发现的著名兵马俑有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景帝阳陵的裸体兵马俑。徐州狮子山发现的兵马俑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做工上都无法和前者相比,它们和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中发现的兵马俑极为相似,应该也是西汉初期的作品。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

徐州狮子山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2)

狮子山兵马俑

在狮子山西部的狮子潭边发现的兵马俑有4千多件,分布在6个俑坑之中。俑人高度0.40米~0.54米,陶马长度0.6米。有步兵俑、骑兵俑、马车、车兵俑(没有发现战车)。这些兵马俑的摆放并不像其他古墓发现的兵马俑那样整齐有序,而是有些杂乱。显然埋葬兵马俑时有些匆忙。

西汉时期兵马俑只有帝王才有资格使用,没有皇帝的特许就连刘姓诸侯王都不能使用。杨家湾汉墓的主人是西汉早期的一个高级将领兵,他的兵马俑是皇帝特许使用的。那么狮子山的兵马俑也可能是一位西汉早期的显赫人物的随葬品。联想到在西汉时期,徐州曾经是刘姓诸侯国楚国的国都,那么兵马俑的主人会不会是一位西汉楚王呢?人们都认为,兵马俑附近必定存在一座规模宏伟的陵墓,只有找到大墓,这些兵马俑的主人是谁才能找到答案。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3)

狮子山兵马俑

考古工作者以发现兵马俑的狮子山西坡为中心,将周围的狮子山、羊鬼山、绣球山等几座低矮的小山探了个遍。但是这些山上只覆盖着很薄的土层,下面都是坚硬的岩石。在之后的数年里,考古工作者曾经3次动用了微伽重力仪、地质雷达、浅层地震仪、钻机等先进探测仪器也没有找到大墓。直到6年后的一天,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王恺听说附近的一个村民在狮子山南部曾经挖过一个红薯窖。这说明那里的土层较厚,说不定就是大墓的墓道。想到这里,王恺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马上找到那位村民,并且将他领到当年挖窖的地方。红薯窖就在狮子山南坡的半山腰上,试掘工作就在这里再次展开。洛阳铲扎下去,夯土、带有凿痕的坑壁土相继被发现。这说明下面很可能就是一个墓穴!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4)

狮子山西汉楚墓发掘现场照片

1994年,狮子山陵墓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了。但是挖掘不久,一个巨大的盗洞出现了!这使考古队所有人感到非常沮丧,但是挖掘工作不能停,还要继续挖下去。经过近两年的发掘,人们终于看清了这座古墓的结构。这座古墓完全是在石质山体中依靠人力、使用简陋工具一点点开凿出来的。墓葬全长117米,最宽处13.2米,深约30米,面积850多平方米,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耳室、甬道、侧室、主墓室、后室等12个墓室组成。那个盗洞就在天井的位置,直接从地面垂直进入主墓室,盗墓贼似乎知道陵墓的结构。盗墓应该发生在墓主人下葬后不久,专家推测可能是在西汉末年的乱世中。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5)

狮子山汉楚王墓的结构以及盗洞的位置

主墓室的门口堆放着几块五六吨重的巨大塞石,盗墓贼已经挪开了其中的几块。这些塞石上都有编号,应该是为了方便古墓最后封堵主墓室。但是塞石并没有按照编号来放,似乎人们在封闭墓门时十分的匆忙慌乱。考古工作者挪开塞石进入主墓室后,里面一片狼藉,墓主人的尸体已经散乱,被随意地丢弃在地上。绝大多数的陪葬品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地面上只留下许多玉片,个别玉片上还缠绕着金丝。这些玉片经过专家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金缕玉衣上的玉片,盗墓贼抽走了串联玉片的金丝,将玉片丢弃在主墓门口;大些的菱形墨绿色玉片应该是棺椁上镶嵌的玉片,木制的胎心腐烂了,只留下一堆堆的玉片。能够享用金缕玉衣和玉棺的人,在西汉时期的徐州地区就只有楚王了。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6)

封堵墓门的巨大塞石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7)

复原的汉楚王金缕玉衣

公元前201年,刘邦废黜楚王韩信后,将其封地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东面部分封给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并封为楚王。同年,刘交前往封地就藩,定都彭城 (徐州),开基楚藩王族。刘交就是第一代汉楚王,在徐州地区总共有12位楚王。不知这座陵墓的墓主人到底是哪位楚王。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8)

复原的汉楚王金缕玉衣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9)

复原的汉楚王刘戊的玉棺

令人欣慰的是在内墓道的两旁还有两个石门没有被动过。盗墓贼在慌乱中一心直奔主墓室,没有注意到在内墓道两旁还有耳室存在。在这三座耳室中发现了各种各式精美的玉器、金器、青铜器和一些锋利的青铜武器。劫后余生的宝贝足以安抚考古专家们受伤的心。

其中一件玉耳杯堪称绝品。它椭圆的造型流畅圆润,薄薄的杯壁好像玻璃一样晶莹透亮。与玉耳杯的清新素雅相比,另一件玉盖杯纹饰的繁密细致让人惊叹于汉帝国高超的雕刻技术,在晶莹剔透的杯壁上刻满丝丝相连的乌纹,在杯底的环纹中又出现了三朵浪花珠,整体与细节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而在玉杯旁边还发现了一枚“兰陵丞印”封泥。这只玉杯或许当年被用来盛装兰陵所产的葡萄美酒,晶莹玉杯加上琥珀色的葡萄美酒,散发淡淡芬芳,玉杯美酒相得益彰,正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醉人写照。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0)

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青铜剑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1)

狮子山汉楚王墓青铜戈上的鸟形饰品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2)

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玉耳杯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3)

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玉盖杯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4)

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金带扣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5)

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金带扣近照

在接下来的清理过程中,考古队发现这座古墓虽然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但是有很多质量问题。比如墓室地面、墙壁、顶部非常粗糙,而且渗水严重。主墓室中泥泞不堪,后室顶部出现巨大的裂缝,以致于后室不能使用,墓主人的棺椁被迫放在象征客厅的前室当中,后室中只放着一些编钟等乐器。陵墓很多地方看样子似乎还没有完工,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从一切迹象看墓主人似乎是被匆匆忙忙草草下葬的。

另外出土的200余枚汉印上铭刻有楚国的许多官名、职务,这为确定该墓性质提供了直接证据。这座以鬼斧神工之技凿山而建,却又存在诸多质量问题的崖洞陵墓的主人究竟是哪位汉代楚王呢?学者们最后将目标锁定在第二代楚王刘郢(yǐng)和第三代楚王刘戊身上。从狮子山汉楚王墓的状况和文献记载分析,现在更多人倾向于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结论。

刘戊在历史上是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他是个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景帝的祖母薄太后去世。全国官民都在为薄太后诚心实意的服丧。古代服丧期间是禁止一切娱乐活动的。但是这位王爷却依然我行我素,他不但在自己的封地王宫中大排筵席,饮酒欣赏歌舞,而且与人通奸(或强奸别人)。汉代服国丧期间诸侯王有奸情,按例应当被废除封国。但景帝念在其祖父刘交有功于朝廷,仅削去楚国的东海郡。《史记》、《汉书》均明确有载其因:"为薄太后服,私奸,故削郡”。

对此刘戊非常不满,勾结了吴王刘濞、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位刘姓诸侯王,于公元前154年正月发起反叛朝廷的七国之乱的举动。但是这些王爷只是意气用事,他们根本没有犯上作乱的实力,看似强大的叛军仅仅持续了3个月就被周亚夫、窦婴等人给平息了。吴王被汉军杀死,楚王刘戊等其他6位王爷畏罪自杀,其他六国被废除,楚国又一次得到景帝庇护被保留下来。他的子孙仍然享受着诸侯王待遇。

专家推测,楚王刘戊自杀后,他的手下赶紧给他穿上金缕玉衣,装入提前准备的玉棺中,和兵马俑一起匆忙葬入还没有完工的宏伟陵墓中,以企达到既成事实的目的。这个陵墓就是狮子山的这座汉楚王墓。而事后汉景帝有没有再追究他的暨越制度的罪责,连他的楚国都保留下来了,根本就不打算再追究这些细枝末节的过错。

梁孝王王后墓是谁盗的(一个乱臣贼子的陵墓)(16)

反王刘戊的雕像

就这样刘戊在未完工的墓穴中呆了一百多年,却被盗墓贼严重惊扰了他。反观那位中山靖王刘胜,同样是大汉王爷,人家却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走完了人生旅途。同样修建在山体中的宏伟陵墓也没有留下太多的瑕疵,死后两千多年也从来没有人打扰过他。而没有自知之明又野心勃勃的刘戊却留下人生的诸多遗憾,年纪轻轻就自杀了。死后也没有得到安宁,尸骨散落在泥泞之中长达两千多年时间,落得非常凄惨的下场。

我们无法感知在刘戊与刘胜之间,到底谁的人生有更多的快乐?或者说谁的人生更有价值?

明天继续为大家讲述中国考古的奇闻秘事,关注我每天看不一样的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