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坏和英雄之分,存在即合理,但合理并不一定正确。《驴得水》这部影片从上映之初就广受热议,它的魅力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拨开云雾!


《驴得水》这是一部由周生和刘露共同执导的喜剧电影,影片于2016年10月在中国大陆上映,豆瓣评分8.3,次年该片女主角任素汐荣获大学生最受欢迎角色。虽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是里面却有很的隐晦含义,这也使得影片有一丝沉重感。

影片讲述了一群怀揣着各自梦想的大学教师阴差阳错地聚到了一起,他们没有选择在大城市扎根,而是选择了到偏远的乡村开办学校。最初的时光是很快乐的,虽然乡下的学校待遇很一般,与此同时生活条件也异常的艰辛,但一群人却自得其乐每天都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时光是短暂的,随着上级特派员突袭检查的消息传来,打破了这一群人原有的幸福格局,人性的自私也显露了出来。

与此同时,这一群人为了能够逃避上级的惩罚,他们没有选择及时收手,反而是用更大的谎言来隐瞒。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里面根本就没有驴得水老师,这一切都是他们杜撰出来的,想要套取国家的补贴说采用的伎俩。眼看着上级就要前来调查驴得水老师的真实情况,这时候关键人物铜匠的出现使得整个剧情发生了转变,当大家都觉得事件可以平息之时麻烦才刚出现。

《驴得水》这部影片虽是一部喜剧片,但又区别于我们以往看到的喜剧。这部国产喜剧里面具有喜剧的元素,同时又包含了更多态度和思考在里面,看完之后不仅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对影片人物最终命运唏嘘之时,还能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

今天我将从审美风格、表现手法、形象塑造这三个层面来解读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基于影片给我们传达的具体内容,我也会谈谈自己有关现实的思考和可行性的策略。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从三个层面解读这部喜剧片的魅力所在及启示)(1)

01、电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比较荒诞的世界,从而使得这部影片的审美风格具有荒诞的特征

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在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审美风格也在发生转变。传统艺术具有优美且和谐的一面,这种审美风格能够让人感到十分的轻松,《驴得水》这部影片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比较荒诞的世界,正是因为这种荒诞使得影片给人一种缺乏和谐之美的体验。

影片中这四个知识分子怀揣着教育报国的梦想,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他们都具备一定的家国情怀意识,没有选择在城市里面发展而是前往乡村,目的就是为了搞乡村教育实验,从而提升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没有侵犯到个人实质利益的时候,大家表面上看起来相处十分和睦,然而正当危机爆发的关头当初和谐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荒诞之感也就随之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第一个荒诞之处就是驴棚着火的那个场景,一群人看上去十分团结,集众人之力一起去灭火,然而所做的事情却并没有达到实质的效果,甚至还适得其反,最终也没有挽回驴棚被烧毁的结局。影片第二个荒诞之处就在于,每个人的理想抱负看上去都很崇高,实则最终目的却是为了一己私利,无论是想要实现乡村教育试验的孙校长,还是影片当中的其他人物,他们的初心和最终的目的都有差别。

《驴得水》这部影片审美风格方面的应用非常具有特色,这种看上去杂乱无章且有些不正常的荒唐之感,往往更能够展现出人物的真实内心活动。在本能的驱使下,人们选择性的逃避惩罚,从而努力的营造出一幅适应环境的假象,实则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最终的行为却有很大的差别,这种荒诞感在影片中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从三个层面解读这部喜剧片的魅力所在及启示)(2)

02、叙事的本身就是修辞的选择,影片采用了讽喻的视觉表现手法进而产生喜剧效果

表现手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一些不足之处,《驴得水》这部影片采用了讽喻的视觉表现手法,一方面能够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给观众一些想象的空间,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判断,增强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增加影片本身的喜剧效果。

影片中绝大部分镜头都是在教室里面拍摄而成的,不难发现这部影片的话剧风格十分浓厚,影片中的景物镜头不仅能够烘托具体的环境,从而还能引起反差产生一种别样的喜剧效果。单纯的从喜剧角度来说,影片并没有为了迎合观众一笑而改变其内涵,反而选择了用讽喻的方式传达影片的思想,既能达到让观众开怀大笑的目的又能给观众留下一丝独自遐想的空间。

不难发现,影片中的景象对情节的渲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开始教室是一间供奉神像的庙,镜头对这一部分情节也有专门的特写,随着情节不断往后推移,当驴得水老师的教育补贴分发下来的时候,原先的牌匾被新的牌匾取代了。通过这两处景物镜头的对比我们能够发现,讽喻的应用在此交代了故事具体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交代了这一群教师当初的理想信念。

与此同时,影片在细节上的处理也相当的细腻,里面展现了很多事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其特殊的意味,或许看上去只是一些简单的物品,但却展现出了人物的思想情感。从最开始对神的祭拜和尊重到后来将牌匾丢弃在一堆破旧的桌椅中,这一情节的刻画既展现出这一群教师当初的理想和信念,又能够反映出他们最后对自己理想的背弃。运用这种讽喻的视觉表现手法,能够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我看来,《驴得水》这部影片中讽喻的视觉表现手法运用的十分巧妙,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出这一群有志之士当初的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看出在时光的考验之下,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弃自己当初的理想和信念。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从三个层面解读这部喜剧片的魅力所在及启示)(3)

03、不同的性格决定最后不同的结局,《驴得水》这部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也颇具特色

人物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决定其最终的命运走向,《驴得水》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鲜明的特征,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可悲的一面,很多笑点的来源就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影片中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人性的正反两个方面。

首先,孙校长这个人物形象也非常典型,从城市来到农村想要搞乡村教育实验,然而这途中却面临了重重困难和阻碍,正是这些阻碍使得他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归路,至此也背离了当初的理想和信念。一方面我们能看到表面的正义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他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两者之间的反差将人性的两面刻画的淋漓尽致。作为领导者,他并没有做好榜样,他的谎言让大家陷入了深渊。

其次,裴魁山这个人物形象也值得一提。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表面上喊着要追求公平与正义,实际上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影片中的裴魁山总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更重要的是他的自尊心也特别的强,一方面总是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通过外界的事物来增强自己的地位,当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会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报复。

最后,影片中张一曼这个女性形象就显得比较独立自强。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对待朋友方面,我们都能从她身上看到一种洒脱和随性之感,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女性不同,张一曼能够将灵魂和肉体区别开来,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的灵魂和肉体都是自由的。在这个小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她最终悲剧的根源,一方面来自于她对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外界的种种偏见。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从三个层面解读这部喜剧片的魅力所在及启示)(4)

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自己主观的判断,然而每个人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我们不能选择性忽略其中任何一项,因为这样会使最终的结果失真。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当我们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条道路上,一定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影片中四个人物之间的矛盾也是因为利益的纠纷产生的,最终矛盾的化解则是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很多东西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原状。

在我看来,《驴得水》这部喜剧片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观众的喜爱,一方面来自于影片本身包含的笑点,这种喜剧特色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喜剧风格,另一方面来自于影片背后透露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对于观众而言,这部喜剧电能够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全面的看待周围的事物。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从三个层面解读这部喜剧片的魅力所在及启示)(5)

结语

看过《驴得水》这部影片不下4遍,总的说来,这部影片还是有些压抑之感,第一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全程都在笑这时候没有思考影片背后的隐喻含义,随着后面再次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很多真相就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这部影片本身的魅力也开始显现出来,我想这也是它受欢迎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言之隐,正所谓凡事无绝对存在即合理,我们无法决定命运的最终走向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驴得水》这部影片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人性的两面。对我们而言,能够权衡好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这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前进的过程当中也不要背离自己的初衷,这就是影片给我的启发和些许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