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自古,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院落建筑到园林建筑都是全球领先地位。历数我国现存建筑就能知道,传统建筑都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符合中华民族普通百姓的精神依托和居住习惯。

经过数千年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依然保留着两大特点:一是追求结构逻辑的严谨性,注重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实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二是追求中庸,以人为尺度建造房屋,建筑风格保守。相比西方建筑,我国传统建筑融合着朴素哲学观,用俗语传递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造房屋的逻辑要符合天地的运行规律。

俗语:“不怕屋后塘,就怕抬轿房”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经验,房屋选址不怕屋后有水塘,就怕房屋是抬轿房。古人用怕来告诫人们房屋选址要遵循规律,不能随意选址,要不吃亏的就只能是家庭成员。这种俗语真有科学道理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要辩证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

房屋门前棺材房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不怕屋后塘)(1)

不怕屋后塘

塘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角度来看,塘指的是水塘,包括河流、小溪和池塘等类型。狭义角度来看,塘是指池塘,指的是人们用来养鱼和虾的水洼。俗语中的塘是从广义角度分析,指房屋选址时在河流、小溪或者池塘前。明显,这三类塘都和水有关系,因此建造房屋真正怕的是房屋后面有水。

房屋后面有水塘,有三大问题:一房屋距离水塘太近,地基长期被水浸泡,有房倒屋塌的风险;二是水塘附近湿气重,长期居住在房屋中易感染风寒,导致身体中的湿气积滞,损害身体健康;三是水塘是蛇虫鼠蚁大量滋生的地块,房屋建在水塘前,小动物光顾的概率会大幅提高。简单来说,房屋在塘前既破坏房屋主体建筑的完整性,还将损害身体健康。

除以上三点,住在水塘前,日日不停的水声将严重影响休息睡眠,睡眠质量下降将导致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房屋附近的水塘还是巨大安全隐患,家里有小孩时,就要避免小孩因贪玩掉入水中。因此,建造房屋过程中,不能只追求山水田园和诗情画意,房屋实用性同样要引起重视。

房屋门前棺材房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不怕屋后塘)(2)

就怕抬轿房

抬轿房这种概念我国民间常能听到,众说纷纭,没有统一说法。传统的抬轿房指的是房屋主体结构前后有两个高大物体挡住,高大物体有三种说法:一是房屋被两山夹住,两山相夹就是穿堂风,整日被穿堂风吹,身体肯定有问题;二是房屋被两树相夹,既会加大家庭被小偷光顾的概率,还会导致房屋潮湿不堪,不能长期居住;三是两房相夹,高房夹矮房采光和通风都有问题。日常生活中,因房屋高矮吵架的家庭比比皆是,何况是被两座房屋夹住。

根据地理学知识看,抬轿房中暑两山相夹最凶险。一方面山体稳定性差,遇到狂风骤雨时,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就有被山体掩埋风险;另一方面高大山体将阻挡阳光照入,房屋受太阳照射时间短,整体就很潮湿。当然,四面环山,且中间腹地足够大时就没问题,这就形成了盆地,盆地相对适合人类居住,比如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

简单来说,抬轿房不适合长期居住,不符合中国人的居住需求。抬轿房存在长期的安全隐患,将导致人体暴露在危险中,和中庸的建筑方法论相悖。因此,房屋选址过程中要结合各项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建造房屋的地块,不能盲目选址。

房屋门前棺材房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不怕屋后塘)(3)

虽然屋后水塘有问题,但只要注意两点就能规避负面影响:一水塘和房屋保持距离,保持距离能避免房屋造成水塘带来的各类问题;二定期清除水塘附近杂草,避免有毒虫毒蚁隐藏,检查房屋地基,地基被水浸泡时要及时处理。只要能做到以上两点,水塘前的房屋就能居住。

相比屋后塘,抬轿房的形成是属于客观条件,高大、大树和房屋都是在建造前就客观存在。假设在选址前,没能避免此类房屋形成,建造完成时就很难改变,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三种抬轿房带来的负面影响按大小依次排名是山抬房,房抬房和树抬房,树抬房很好解决,但山和房解决的难度就很大。

现代社会中,经常能看到,有人因想要逃避责任而选择隐居,选择的房屋依山傍水,看起来诗意满满,实际上却有大量隐患和问题滋生。根据社会发展规律看,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大山,远离平原,因这里有瓜果野兽,能填饱肚子;现代社会人类都是向平原转移,远离大山,因平原物质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人们因厌世和避世选择到大山生活,实际上是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你对俗语:“不怕屋后塘,就怕抬轿房”如何看待?

房屋门前棺材房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不怕屋后塘)(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