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制度实在考验毅力,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当然古代的有为青年不算少数,有人从黑发变白头为了科举耗费了一生年华,有人应试多年始终不中,最终只能空留遗憾。科举高中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落榜了则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纸榜文,几家欢喜几家愁。古代文人把科考看得比一切都重,只是真正考中的永远是少数,多数才俊还是名落孙山。
唐末之时有一位天资聪颖的青年参加科考,每每落第,看着秋天开得灿烂的菊花,想到自己的不如意,最后充满恨意怀着怒气写了一首霸气十足杀气四射的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那位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
黄巢,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生,家境富足。他善剑术,通笔墨,少有诗才,长大后。胸怀大志的黄巢,循规蹈矩着按照父亲设计的人生路线去参加科举考试。想不到的是,黄巢据战屡败。因为家世的原因,始终名落孙山。这首诗就是写于某次落榜后。
首句作者不写九月九重阳节,而是写前一天正是表明了诗人急迫的心情。菊花开放已经等不到重阳节了。这里借菊花的开放来隐喻自己要重振旗鼓,终有一天要蓄势待发。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因为菊花的开放时间很晚,此时其他花的都已凋零。表面上借用这种自然规律来表明菊花的特质。实际上,黄巢正是借此来霸气的表明自己的不甘与强势。
最后两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终于不隐藏了,而是表露出自己的野心和愿望。这里的香气既是菊花的,也是自己的气势。最巧妙的是借用菊花的颜色好像穿着金甲的勇士,来表明自己想要起义造反的决心。
诗言志,黄巢的这首诗正是对自己坚韧不拔决心的一种表现。通过对菊花的赞誉来表现自己的一腔抱负,整首诗凸显了一种雄伟壮阔积极向上的情感,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起义的决心和菊花的特性相结合,表达自己勇往直前英雄气概和顽强斗志。以及终将胜利的决心,以至于每当读起这首诗,总会感受到诗人当时的豪迈之气和昂扬斗志。
不过,黄巢这首诗霸气之余杀气也是略重了些,也许正是因为黄巢的戾气太重,才导致他在起义之路上,做出了将活人碾碎充当军粮的惨绝人寰的恶行。从一个有志青年到一个杀人如麻食吃人肉的恶魔,黄巢变化巨大,也许当时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雏形吧!
美丽的菊花因为黄巢的诗染上了一丝血腥,但是不能否认这首诗真是霸气十足,令人振奋,让人热血沸腾。即使生活欺骗了你又怎么样?只要你有一颗决心,只有你有坚定的意志,就一定能够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一定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定会让小瞧你的人仰视,让鄙视你的人无地自容,到那时你就是万千人中最闪亮的,到那时定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