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

近日,由陈晓、刘亦菲主演的古装电视剧《梦华录》正如火如荼地热播中,剧中第十五集有这样一个片段,于忠全想借赵盼儿之手构陷顾千帆,以通敌之罪,威逼强迫其摁下手印。

却不曾想,赵盼儿本身胆大心细,早已有所察觉,暗自更换了纸条,所谓通敌文书,不过是祝贺官家的外族文字罢了,算不上证据,更不能以此来构陷顾千帆。

在这个片段中,于忠全想到以指纹手印当作证据,可是在古代又没有指纹识别技术,被指认的人大可以“翻脸不认账”,硬说不是自己的。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地按手印画押呢?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2)

一、指纹的定义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指纹的相关知识。指纹是与生俱来、在手掌面这一特定部位出现的遗传学表型特征。在正常情况下,指纹具有特异性、不变性、留痕性、规律性等特点。

那么,如何理解这些特点呢?

1、特异性,主要体现在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手上纹线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位置、距离、相隔线数、角度关系等在总体上构成的个别特征。

另外,手掌面上的皱纹、伤疤、脱皮等的结构、形态、数量、位置、距离、相互关系等也构成个别特征。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3)

不变性,主要是指从胎儿3个月时,手、足肤纹开始形成直至死亡后皮肤完全腐烂消失以前,

手纹的类型、具体形态结构、纹线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位置和相互关系构成的特征总和始终不变,

变化的是手纹的面积大小、纹线的粗细、局部形态,深浅、分枝,皱纹的多少及伤疤的有无等。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4)

3、留痕性,是指皮肤在生命过程中存在新陈代谢过程,在手掌的真皮深处有汗腺,汗液通过汗腺、汗孔排出体外。

在汗液中,水占99%,其余成分主要为无机盐和极少的有机物。当手接触其他物体时,物体表面就会发生形状的改变或者在物体表面出现附着物的变化。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5)

4、规律性,是指手掌面花纹中褶纹有较强的分布规律性。

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相同部位的花纹分布,纹线的流向、形态等都具有许多相似的走向。

尤其是掌纹的分布、排列和纹线流向有着较强的规律性。

指纹排列分布的规律性为我们认识指纹,对指纹进行科学管理以及正确分析判断现场手印的遗留部位等奠定了基础。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6)

二、古人对指纹的认知

或许是个冷知识,咱们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指纹术的发祥地。

德国学者罗伯特·海因德尔在《世界指纹史》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说法 :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到将“画指”(指纹)用作鉴定标准的人。

海因德尔的这一说法,在当代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际上普遍认为,唐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指纹术来帮助破案侦查,但实际上,我国古人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远远早于唐朝时期。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7)

在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的半坡遗址就曾经出土过画有指纹图案的陶器。

经考察,当时的半坡人将指纹作为陶器艺术设计的创作模板,喜欢在陶器上按下自己的指纹手印作为花纹。

以上都是艺术层面,那在古代中国,作为破案甄别的指纹识别技术究竟出现于何时,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

指纹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是需要高科技高精密的甄别仪器来匹配。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8)

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又该用指纹如何进行识别和侦破呢?

据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秦朝就已经开始利用指纹进行破案和侦查。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在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

该文物可以证明最迟在战国末年,就已经存在利用人体痕迹来进行侦查破案的例子。

古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他们也很早就意识到,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也就是同一个人的十个手指之间,指纹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就算是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都是不一样的。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9)

三、起到代替签名的作用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交易活动十分的常见。

我们每个人或许每天都会从事类似的商业行为。

例如租赁、买卖房子、买卖商品、签订合同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发现签字画押、按手印既方便灵活,又可以表示其严谨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信用的含义。

实际上,利用指印所具有的独特性来表示双方的信用,从而保证双方交易的安全与有效。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0)

这不仅是我们现代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古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认知规则与行为方式。

据传世历史文献显示,在中国古代史上,虽然汉代已发明了纸,但在唐代以前,纸张并未在官府政务及日常生活中普遍运用。

因此,在唐代之前,人们书写的物质材料主要是简牍,即竹片与木片。

当人们签订契约,从事买卖活动的时候,双方当事人都要拿着一块木头上切下来的两半。

为了防止双方日后发生纠纷争端,特别在这两块木头的同一位置上,都刻有一个防伪的标记,以便通过两个记号的匹配程度来辨别木头的真伪。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1)

这就是中国在买卖活动上的防伪标记的一个早先案例。

在西周之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书学习,能读书识字的普遍都是贵族子弟。

而西周之后,虽民间逐渐开放私塾、私学等教学机构,但也并没有像现代义务教育这般面向所有人。

因此,古代大部分百姓依旧还是不识字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需要签订合同的地方,例如买卖铺子、田地甚至古时候特有的奴隶制度,买卖人口也是需要签订卖身契,当无法签下自己的名字时,那么简单快捷的按手印,就成了证明自己的凭证。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2)

而按手印,并不是像我们现代人一样一般只用按一个手指头,因为现代技术可以很好地识别整个指纹的走向,但古时候凭肉眼很难分辨。

因此,通常是需要按整个手掌或者整个脚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只用按一个手指头。古人称此行为叫画纸为信。

简单来说,就是以指关节的距离为凭证。

每个人的手掌大小,张开幅度,掌心纹路都不一样。如果要判定这个手印是否属于同一个人所有,就可以让他再次画押,比对两次手印印记即可判定。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3)

四、精神契约

同样指纹也是一种精神的契约,古代时期的人们是非常相信玄学的,人们热衷于烧香拜佛,八字算命,以及看手相面相等等。

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文化中,有周易、八字看相等说法。认为手纹会反映出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未来发展方向甚至连未来对象的特点都可以通过手纹来预测。

相,有先天形成和后天改变的区别,又有形态不同与气色差异的分别。

手,蕴涵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法自然,也囊括了太极五行的诸多奥秘。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4)

故其大也,天地都在一掌之中;其小也,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

古人认为,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一轮回,组成这天下气候的规律。而人身体有四肢,双手双脚都有着对人体的相应反应特征。

会有各种迹象信号通过四肢传递出来。因此,看相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也不是不可入门。

想要学会看手相,首先先看这个人的掌型,再按照八卦看掌型排列,手掌是有厚度区别的,有的人厚,有的人薄;有的人手指长,有的人手指短;有的人纹路深,有的人纹路浅,有的颜色鲜明,有的则暗沉。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5)

想要让一个人在其位谋其事,手上的五行得匹配,八卦得有方,主宾不能颠倒。

古人虽然没有达到现代科学的认知高度,但人们已经能够根据手指的纹路,分辨出箕纹与斗纹。

人们凭肉眼观察,把手指头上呈漩涡型的指纹称为“斗”或“螺”,把流状型指纹称为“簸箕”或“箕”;并根据指纹的个体性、唯一性特征,辨别司法案件中当事人事实陈述的真伪。

因此,古代人对于指纹或者手心的掌纹是极其看重的。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指纹画押,是上天对民间的一种监督。所以在画押时心生敬畏,起到一种精神上的制约。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6)

五、大范围的指纹采集

可以确定的是,指纹识别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并且留下大量文献记录的是在宋元时期。因为在当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那买卖双方的矛盾和纠纷也就随之增多。

在此种情况下,指纹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也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和使用。

此外,古代也已经开始大范围指纹采集,宋朝的《箕斗册》,已经将指纹作为人口登记的一部分。

军营里也会有一本收集指纹的箕斗册,用来对士兵进行法律意义上的身份验证。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7)

宋元时代的指纹具有防诈征信的作用,它们在古人生活及交易中是具有法律效力、证明自己的重要凭证。

现在已有的实物资料显示,真正将指纹应用于司法审判的应该是在元朝时期。这种将指纹的特点应用于司法的先例,是中国古人的法治智慧。

而这种智慧,也为现代中国甚至世界的法治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8)

六、现代指纹识别

1823年,普基耶将指纹分为9类,1880年,英国《自然界的缺陷》杂志呼吁用指纹来识别罪犯。1891年,英国盖尔顿提出了著名的高尔顿分类体系。

此后,英国、美国、德国等国的警察部门都采用指纹识别作为主要的身份识别方法。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巴黎警察局在6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用于刑事案件侦破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19)

目前,自动识别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不仅是在刑事案件侦破上,更是“传入千万家”,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指纹识别系统——解锁自己的手机。90年代,开始开发并应用了用于个人身份识别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最初的采集方式是利用油墨和纸,但由于每个指纹的盖印范围并不完全相同,会根据当时按的力度大小,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指纹也可能会变得模糊。如何正确提取指纹特征并实现快速高效的匹配,是当时要突破的重难点。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20)

现代指纹识别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图像采集、处理、特征提取和点对点模块。

指纹图像采集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大范围的集体采集活体指纹图像。

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光学指纹采集技术改善了油墨方法获取指纹的不足,对资源利用率、识别效率、指纹信息存储以及交互的便利性有了显著提升。

古代为什么没有指纹检验(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21)

七、总结

我国的指纹识别技术源远流长,是早于四大发明的一项伟大创造,是先民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产物,对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指纹文化,成为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奇葩。

指纹技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千年而日久弥新,跨越了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说,一部指纹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人类科技史。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许多现代科学技术都被引入指纹技术领域,指纹应用将在未来与人类生活更加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