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麻,很多人会忽视,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发麻的感觉一会儿就消失,一般是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神经末梢麻痹,形成手脚发麻的感觉;只要及时活动下手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

但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

手脚发麻可能是三种疾病的信号(经常手脚发麻的人注意了)(1)

一、手指发麻

高发人群:办公室人群、鼠标手

主要症状:手指发麻是腕管综合征的常见症状。这种综合征会引起手臂和手的疼痛和麻木,但它最初的症状之一是手部和手腕在夜间频繁出现感觉异常。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现明确的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拇指肌肉萎缩或力弱,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

二、双脚发麻

高发人群:儿童、青少年

主要症状:双脚发麻可能是由“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

据《健康时报》报道,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被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这种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发病时会引起脚麻症状。同时,该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时期,患者在发病前多伴有感冒、流涕、腹泻等症状。

三、左右脚交替发麻

高发人群:久坐人群

主要症状:患腰椎间盘突出时,坐骨神经受到压迫。

而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它的通路是沿着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一直到足外侧。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容易出现脚麻,大多还会伴有腰疼、腿疼等。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时而左脚发麻,时而右脚发麻,这类人多属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四、腿麻伴有腰疼

高发人群:腰部有外伤人群

主要症状:单纯腰部疼痛有可能是局部骨关节或软组织炎症,可一旦腿麻,那就说明是神经周围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如果确诊是神经受压缺血,就需要避免牵拉,适当减少活动、搬运重物,注意弯腰的速度及下蹲的姿势。

在站立或从事体力劳动时佩戴腰围,卧位或短期活动时摘掉,以免造成腰背部肌肉退化。在卧位或坐位休息时,要注意将髋部保持略微屈曲,将膝盖垫高,避免牵拉神经,以减少麻木感。

手脚发麻可能是三种疾病的信号(经常手脚发麻的人注意了)(2)

五、单侧手脚一起发麻

高发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人群

主要症状: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完全正常,就可能是脑卒中的先兆。

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还可伴有言语障碍、半侧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来讲,脚麻也可能是中风的先兆。

这类患者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无力且麻木,多半不会只发生在脚上,如果细心询问,患者还多会伴有一过性的黑蒙、失语、听力改变、说话模糊等。

六、四肢同时发麻

高发人群:男性青壮年

主要症状: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叫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这种病发作时会引起脚麻,但是它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发病前患者多伴有感冒、流涕、腹泻等病史。

有的脚麻木部位容易串门,使得患者往往找不准就诊的科室,此时,应该根据麻木的部位找不同科室诊治。

七、上肢肩部麻木

高发人群:中老年人

主要症状:大部分人经常把颈椎痛跟肩痛混淆,因为肩关节疾病老年人发病率高,很多老人确实合并颈椎和肩关节两种疾病,所以要鉴别确实有难度。

肩关节疾病表现为肩部放射痛,可以放射到肩中段甚至肘部,而且夜间痛比较明显;

颈椎病一般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放射痛,常伴有麻木,但是肩部活动范围正常,举高、反手摸背等都可以做到。

手脚发麻可能是三种疾病的信号(经常手脚发麻的人注意了)(3)

7件小事缓解手脚麻木

手脚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要想摆脱手脚麻木,不但要坚持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很多细节。

一、注意睡姿

睡觉时最好平躺,不要压着手脚。枕头高度一般以7~9厘米为宜,软硬也要适中。

二、定期体检

老人要定期查血压、血脂,以及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及时治疗。

三、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高纤维蔬菜,可帮助软化血管,缓解手脚麻木。

四、多饮水

多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

五、补充维生素

老人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B6、维生素C,提高身体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症状。

六、科学运动,常活动手脚

健康群体应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对于疾病患者,应量力而行。

七、日常有空多活动手脚。

在中医看来,双手及双脚有很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经常按摩、活动等刺激有助于疏通经络,从而减少甚至防止发麻。也可适当多走鹅卵石路,刺激脚部穴位。

缓解手脚发麻动作

一、水瓶练“腕”力

准备约250cc的瓶状物,像是饮料罐、小水瓶。

将手掌朝下,握住装满水的瓶子,以缓和的速度将手腕上举及下弯,上下皆维持5秒,来回10次。

二、拉筋解“腕”伤

将手臂向前伸直、手心朝下,以另一只手将手背向下压,再将手掌向内扳,各维持10秒,来回10次。

三、原地小跳

自然站立,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是左臂,交替上下摆动,摆动手臂的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做原地跳动。一共做32次。

这个动作可以活动手腕、灵活手指,防止手麻、脚麻、手指肿胀无力,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手脚发麻可能是三种疾病的信号(经常手脚发麻的人注意了)(4)

四、叉虎口

双手的拇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两手虎口对叉,叉32次。可以防治手麻、脚麻等神经末梢循环疾病。

五、拍打

闲暇时可以拍打自身的胳膊、小腿内外侧,促进血液循环流通,预防及治疗手脚麻木、无力。

六、击打内劳宫

手掌自然弯曲,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在掌心所指处即内劳宫穴。

一手握拳敲打另一手掌的内劳宫穴,每6次交换手掌一次,有利于消除疲劳,提神,解除手麻。

来源:健康内蒙古12320、长沙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