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已出下联请赐教(上联红绿交加醉汉不知南北)(1)

对联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从古至今,有很多有名的对联流传了下来。对对联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它有四项要求,分别是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位置的词性相同;结构相当;一般是仄起平收。

有了这四项要求,对对联可就不简单了。意境相符,对仗工整,是对联的一项基本功,还有就是上下联字数,对对联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在寒窗十年的苦读中,经过很多次考验,才能对出千古绝对!

上联已出下联请赐教(上联红绿交加醉汉不知南北)(2)

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中,有很多文人墨客,其中北宋苏东坡,明朝解缙,清朝纪晓岚等等,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同样他们也曾经对出过很多厉害的对联。说起解缙,熟读明史的伙伴一定不会陌生。

解缙是明朝时期的大才子,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年纪尚小时就吟诗作对,因此解缙更是远近闻名。解缙长大之后,走入了仕途,更让人敬佩的是,解缙经常与皇帝朱元璋一起对对联,这在历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

上联已出下联请赐教(上联红绿交加醉汉不知南北)(3)

朱元璋年间,吉水遭到了了水灾和蝗虫,一时间,整个吉水是民不聊生,百姓甚至是没有食物可以吃。这件事惊动了朱元璋,毕竟这么大的水灾是不常见的,于是朱元璋派钦差到吉水。可是有两个醉汉,误了大事。

钦差一看到两个醉汉,有酒有肉,根本不像是受灾的。当即就以此为借口,不开仓赈灾。其实城中的百姓在等待开仓放粮,于是县令请求钦差,可是钦差开始为难县令。便想了个刁难的方法说道:“要开仓,先把我的对子对出来再说。”

上联已出下联请赐教(上联红绿交加醉汉不知南北)(4)

只见上联:“红绿交加,醉汉不知南北。”钦差用自己看到的醉汉场景做了题,这就让上联充满了深意。县令左思右想也对不上来,本以为钦差的刁难会轻易躲过,怎知一个县令竟然接不出下联。

正是犯愁的时候,救星来了。大才子解缙听说这件事之后,气愤不已。紧急关头,大才子想出了下联:“青黄不接,穷人卖尽东西。”下联对的是十分巧妙,同样用了实实在在的景象。

钦差听到下联后,心服口服,于是开仓放粮。不得不佩服古代的文化,让我们后人读起对联来朗朗上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