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董仲舒提议“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思想,汉武帝对这种大一统的思想非常赏识,之后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外。提拔和招揽了一大批儒生,并让让他们担任重要的职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汉武帝最先罢黜百家(汉武帝为什么要执行)(1)

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接着随着儒家的发展,逐渐成了以后统治人民两千多年的正统的思想。那我们就有疑问了,文景二帝采用黄老思想——“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到了汉武帝为什么要执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呢?

一、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历文景之治后,西汉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经历“七国之乱”后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部分诸侯国蠢蠢欲动,地主阶级及其力量的也越来越强大,从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统治者的迫切需求之一。

为什么汉武帝最先罢黜百家(汉武帝为什么要执行)(2)

中央集权的产生最早由中国战国时期思想派系之一的法家系统提出君主专制形式所衍生出的一种政治结构,当时的官员大多喜欢法家的思想,不利于统一思想,他们的言论经常破坏社会稳定的危险。而儒家的思想有比较强烈的君臣观念,同时提倡仁人、忠义观念,比较利于当时思想的统一,进而当董仲舒提出“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进而后来大力提拔儒家学派的人员为官,这也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政治基础。这种政策经过后世的验证确实有益于“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但确实也不有利于学术文化发展,也确实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治民与世袭制度的需要

汉代建立时的统治在分析了秦灭亡的教训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主要矛盾,采取了黄老“与民生息”的的政策,并带了社会的繁荣。同时,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这种治民之术,既不能解决民俗问题,也不能使分散小农经济与政权凝聚的关系,更为有害的是这种放任富贾豪族掠夺民财,兼并土地,从而更 激化了阶级矛盾。所以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稳定成为了当时统治者迫切需求之二。

为什么汉武帝最先罢黜百家(汉武帝为什么要执行)(3)

而儒家学派对于如何御民的问题,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国封建宗法社会国情的办法。主张仁政、提倡忠君爱国,“舍小家顾大家”,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对于治民残暴,稳定社会极有效;同时又以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驾驭天下,奴化了百姓的思想,使之君臣观念、宗教思想深入民心;又以借助宗教神学的力量来加强统治。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适应了西汉当时的国情,也使得“君主世袭制”更进一步深入人心。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PS:欢迎各位网友提出不同见解和点评并欢迎大家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