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同名同姓,比比皆是。但是,同名同姓两个人,一样声名响亮的,在历史上则寥寥无几,且看以下八对同名同姓的历史名人,俱是一时之杰。八、势同水火——两王匡

王匡(?——26年),湖北京山人,揭竿起义,为绿林军首领,拥戴刘玄称帝,樊崇入关,王匡投降赤眉,又投奔光武帝刘秀,最后逃亡被杀。

王匡(?——23年),王莽从侄,王舜之子。官至太师,与廉丹镇压赤眉起义,所过残破,屡战屡败,后绿林军攻破洛阳被虏,押至南阳处死。

两个王匡,两个阵营,针锋麦芒,殊途同归,一样死于非命。七、生荣死哀——两胡广

东汉胡广(91年——172年),字伯始,湖北监利人。历事六朝,为官三十余年,“一履司空、再任司徒、三登太尉”。享年八十二,谥号文恭”。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明朝胡广(1370年——1418年),字光大,江西吉水人。状元及第,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享年四十九,累赠礼部尚书、少师,谥号“文穆”。明朝文臣得谥号自姚广孝、胡广始。

两胡广可谓功成名立,俱以身后殊荣而闻名当世。东汉胡广多方善柔,保持禄位。明朝胡广性慎密,颇能持大体,时人比之东汉胡广。

古代同名同姓历史留名的人(同名同姓不同命)(1)

明朝胡广

六、折翼巴蜀——两李严

三国蜀汉李严(?——234年),为蜀汉重臣,以干局达,为托孤大臣,镇永安,性自矜高,以押运粮草延误获罪,削职迁徒梓潼,郁愤而逝。

五代后蜀李严(?——927年),幽州人。明敏多艺能,习骑射,知书善辩。事唐庄宗为客省使,出使前蜀回朝,启破蜀之谋,为监军。以功升泗州防御使,其后孟知祥跋扈于蜀,李严求为监军,赴成都,为孟知祥擒斩。

前后两李严皆发迹、立功、显名于蜀地,结果亦殒名葬身于蜀地,可谓“君以此始,必以此亡”。

古代同名同姓历史留名的人(同名同姓不同命)(2)

东晋刘毅

五、同名异命——两刘毅

西晋刘毅(216年——285年),字仲雄,山东莱州人。以劲直闻名,尝为司隶校尉,京师肃然。享年七十,追赠仪同三司。

东晋刘毅(?——412年),少有大志,追随刘裕举义,居功自傲,祸生疑贰,坐镇江陵,终萌异志,兵败被杀。

西晋刘毅以忠直而功名终,东晋刘毅以骄矜而身名败,所谓同姓同名不同命。四、因里报应——两牛金

三国曹魏牛金,生卒年不祥,初为曹仁部曲,后隶司马懿麾下,尝将兵击破蜀将马岱入寇,从征辽东,官至后将军,因司马懿讳忌“牛继马后”之说,为司马懿下毒鸠毙。

西晋牛金,生卒不祥,相传为瑯琊王幕府小吏,与司马觐之妻夏候氏私通,生下司马睿,司马睿衣冠南渡,延续晋祚一百多年,而“牛继乌后”竞一语成畿,广为流传。

前者牛金,一时战将,驰骋疆场,竟遭横死。后者牛金,一介小吏,桃代李僵,庆流后裔。三、迥然不同——两李密

西晋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四川眉山人。以孝悌闻名乡里,初仕蜀汉人。及三国归晋,晋武帝征召入朝为官,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呈递《陈情表》,竭力推辞,名动一时,官至汉中太守,终年六十四。

隋朝李密(582年——619年>,字玄邃,陕西西安人。参加瓦岗,际会风云,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然志性轻狡,终致颠覆,终年三十八。

西晋李密以《陈情表》垂名后世,隋朝李密入瓦岗军扬名当时。一人以孝悌显名,一人以反复陨身。

古代同名同姓历史留名的人(同名同姓不同命)(3)

隋朝李密

二、同省同名——两张衡

东汉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河南南阳人。举孝廉,官至侍中、尚书,机术特妙,号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享年六十二。

隋朝张衡(?——612年),字建平,河南沁阳人。以鲠正立名,协助杨广夺取皇位,官至御史大夫,以诽谤罪被杀,“即召乱源,实为权首,动不以顺”,终致颠覆。追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号“忠”。

两张衡俱为河南人。一人以机术泽被后世,一人以权首反受其咎。一、鸟尽弓藏——两韩信

淮阴候韩信(?——前196年),江苏淮安人。国士无双,略不出世,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勋高一世。惜矜功伐能,卒谋叛逆,终致诛夷。

韩王韩信(?——前196年),河南禹州人。随张良入关,攻略韩国故地,以功封韩王,裂土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倚匈奴,为援,事穷势迫,终于灭亡。

西汉两韩信,佐命开国,俱裂土称王,然卒以叛逆死,兔死狗烹,自古皆然,二人未知何年生,竞然同年死。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