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部十一原文:卅楅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道德经里一切靠自己的一句话?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道德经里一切靠自己的一句话(每天一句道德经)

道德经里一切靠自己的一句话

道德经道部十一

原文:卅楅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制成车轮,本来世上没有车轮,因车需要就有了车轮。和泥拉坯制作陶器,本来世上没有陶器,因需要使用器皿就有了陶器。开洞安装窗户,本来世上没有窗户,因房子需要就有了窗户。所以,因存在价值才会出现,因使用消耗才会失去。


对《老子》有无观的讨论,古往今来可谓热闹。由于没 有把握住每 个字的本义及它们在文句中的具体使用,更由于后人主观上潜藏着一种故意,谁夸大,谁就形而上,谁便解读得更无错这么一条竞赛规则,对老子“有”和“无”的 解释便成了众说纷纭之处。

正如汉字“无”的构形来源一般,当一个人(大)手持松柏枝条围着篝火跳舞时,这便是“有”,当他把手中的松柏枝条抛到火堆中,化作一缕青烟时,这便是“無”。世上只有“有”变作了“無”,哪有无中生有!

老子通过“毂”、“器”、“牖”三个例子,讲述了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有之以为利”,事物存在是因为其有存在的价值,就好像鲁迅先生那句耳熟能详的话“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万物存在即合理,均有其存在的价值,均可加以利用,就像那围着篝火跳舞时手中持有的松柏枝条,再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其价值,当抛入火中化作一缕青烟后,这个枝条就从世上消失了,这就是“無”,事物因完成了它的使命后就会消失。因“物壮则老,丕道蚤已”,万物皆不能长生,都会衰老消亡化归于“無”,在天地之治下万物均在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价值,维系着天地的长生,所以“圣人之治”也应如此。在下一章中老子就指出了“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去罢而取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