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汶川地震的阴影已在我们记忆中逐渐淡去,只有在翻开当初拍摄的这些老照片时,才能想起那段日子里发生的事。作为第二天出发前往北川县城的记者,我很庆幸当初在脖子上还挂了一台袖珍的小胶片相机,快拍下了当时打动过我的时刻。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1)

正式进入北川境内,已是第三天清晨,由于北川县城地处于两山夹缝中的低洼处,只有一条盘山公路通往外界,山顶滚下的巨石堵住了这条必经之路,所有的现代化救援力量只能从巨石叠出的缝隙间进入,很难派上用场。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2)

县城地貌前后夹着山,中间是一条河。山的一面是整体塌下,垮塌的泥石从底部施力将楼房卷倒,犹如多米诺骨牌的坍塌,把整个地面抬高了数十米;另一面山体滚下隆隆巨石,砸向各种建筑。我们从倒塌的建筑缝隙间向城区中心攀爬,还能听见有求救声从脚下的建筑缝隙中传出,但此时却深知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地下不断余震,时不时哄抬一下地面,传来几声闷响,就像脚下的地心深处在放炮一样,各种建筑坍塌叠起的废墟紧随着摇动,第一次感受到后脑勺头皮一阵阵抽搐的恐惧感,大脑里一片空白。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3)

这惨烈的场景下,是一片死寂。来寻找亲人的当地居民,在沉默中搜寻,或许是彻夜痛哭后的精疲力尽,他们脸上面无表情,眼里红红的血丝。我遇到一位抱着小狗的男子,他的眼神略带柔和,小狗在他怀里哆嗦着身子不停舔他手指,他告诉我自己妻女都在脚下数十米的地方,看得出他已经从内心里放弃了亲人生还的念想——只是苦笑着告诉我,这小狗是他女儿养的,他能找到这只小狗已很满足。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默默地替他拍了一张照片作留念。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4)

靠近山体滑坡地带时,这里已被泥石推成一块小平地,从密集的楼群能看出这里是城区的热闹地方。一位中年男子在建筑边缘站着向远处发呆,他是当地一位身价千万的商人,脚下数十米深的地方躺着他的电影院,地震之时很多观众正在影院里,他不停的说这家影院是他的心血,建筑质量扛八级地震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没想到会被山体推倒整体掩埋。我问他将来有何打算,他说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就接到外地生意伙伴的电话要给他筹钱重振旗鼓,但如今自己妻儿也在废墟之下,已是孤身一人,只想走一步看一步。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5)

第三天的救援力量已经完全抵达,然而在救援力量开始大力营救时,传来另一个让人不安的消息——我们所在位置的上游出现了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随时可能溃坝。本就在紧张的气氛之中,不知谁得到了撤离的无线电通知,人群中开始喊出快撤的惊呼。那一幕让我至今难忘,从高处望去,每个角落的救援人员,志愿者,记者和村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神情,潮涌般向县城入口处跑去,这是一种会互相传染的集体恐惧,在每个人身上放大,传递,谁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6)

有人员撤离到安全营地时,已是晚上。我们在救援营地的帐篷里见到了一位年近四十的志愿者,他说自己找到了一处废墟,下面可能是当地一个幼儿园,在他撤离前还有孩子的哭喊声,其中有一个孩子向他请求:“叔叔,你救救我,我以后长大了养你”。而当时没有大型救援设备能进入,谁也搬不动那些水泥墙体。他苦苦向当地负责人哀求,希望所有救援人员一起下山去城区营救,但此时堰塞湖警报尚未解除,夜晚能见度极低,救援负责人面对这个艰难选择也无权做出调动救援部队的决定。等到次日凌晨再见时,他说经过几次余震,再也找不到当时发现孩子哭声的位置了。

汶川大地震实拍北川(5.12大地震)(7)

这种无力感,是让人刻骨铭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