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参与了交聘礼仪的制定与执行,同时还有一个群体活跃在交聘礼仪活动之中,并在交聘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群体就是交聘使臣。

交聘使臣既是交聘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交聘礼仪的具体执行者。参与交聘活动的使臣包括金朝派遣的使臣与来金进行交聘活动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使臣。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1)

交聘使臣肩负了众多的交聘使命,如参加礼仪性的朝贺活动、谈判、祭奠、礼赠、刺探情报、履行“议和”条约、重大事务告知等,是交聘双方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而为了确保交聘活动的顺利进行、维系交聘双方交聘关系的健康发展,金朝在交聘实践中也逐渐建立了系统的使臣派遣、接待与管理制度。

使节的派遣、分类与管理

“凡有礼数,皆在奉使”,使臣肩负着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使命。为了保障使臣顺利完成出使任务,金朝一方面会给予使臣一些基本待遇为使臣顺利完成出使使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则是对使臣严加管理,要求使臣在出使期间,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一定的规范。使臣结束出使任务以后,朝廷会根据使命完成的情况,给予使臣相应的奖励与惩罚。

使节的派遣与分类

金朝所派遣的使臣,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为派遣出使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使臣,另一类则是在金朝境内负责接待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使臣。有关在金朝境内接待来使的使臣,本文放在本章第二节“金朝对来使的接待与管理”部分进行论述,本部分只介绍金朝派往交聘国家的使臣及其分类。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2)

金朝在与其他国家或民族建立交聘关系以后,即与交聘对象互相派遣使臣《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一书,将金前往两宋的使臣分为礼仪使与泛使两大类,正旦、生辰、吊祭、登位、册礼等与礼仪活动相关的为贺礼使,而肩负某一具体使命的使臣为泛使。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3)

《金朝外交礼仪制度研究》则将金朝遣使分为泛使与常使两大类,名称虽稍有不同,但实际划分金所遣使臣的种类基本与《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是一致的。考察前辈学者所做的分类研究与本文所统计的《金出使使臣表》中金朝所派遣使臣使命,本文认为,金朝派遣的使臣可分为按时派遣与按需派遣两大类。按时派遣的使臣,即是在交聘双方建立交聘关系时就已经约定好的在特定时间必须派遣的使臣,包括贺正旦使、贺生辰使,是在重大节庆活动时派遣的使臣。

金每年都要向建立交聘关系的国家派遣正旦、生辰使节,对两宋,每年都派遣生辰、正旦使,而对西夏、高丽则多派遣生辰使,而较少派遣正旦使。按需派遣的使节则是在发生某些需要告知交聘国的事项或需要与交聘国进行商议的事项时派遣的使臣,这类使臣根据实际交聘事务内容进行派遣,名称多样,如告哀使、告登位使、报皇帝受尊号使、遗留使、宣问使、起复使、册封使、横赐使、借粮使等都是这一类使臣。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4)

金朝除了这些按需派遣的使臣以外,还有为了收集出使国家情报所派遣的使臣。宋人吴芾曾称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使高忠建等使宋“盖欲窥吾进退,视吾虚实”。女真起兵伐辽之前,为了了解辽朝情况,金太祖曾派遣习古乃、银术可使辽,“银术可等还,具以辽政事人情告太祖,且言辽国可伐之状。太祖决意伐辽,盖自银术可等发之”。

《金史·胡沙补传》中明确记载金太祖先是名义上以索要叛臣阿疏为借口派遣仆刮剌使辽,但实际上是让仆刮剌“观其形势”,也就是刺探辽军的动向,仆刮剌“还言辽兵不知其数”,金太祖不满意仆刮剌的情报又派遣胡沙补使辽重新刺探辽国情况。天德二年(1150),海陵王遣报谕使前往南宋,令副使翟永固“伺察宋人动静”。同时派遣完颜撒改出使夏国,“谕以即位事,因令伺彼之意”。在告知海陵王登基相关事项的同时明确要求搜集关于交聘方反应的相关情报。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5)

金朝所派出的交聘使臣一般为包括正、副使与三节人从等在内的交聘使团。据史书记载,金朝最晚在天辅四年(1120)就以使团形式派遣交聘使臣前往交聘国家,那时就已有明确的正、副使之分。“三节人从”一般分为上节、中节、下节,有关金朝交聘使团中有“三节人从”的明确记载,见于宋人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书中称天眷元年(1138)金朝派遣张通古、萧哲等出使南宋。

将至之日夜半,押马过临平,逮晓已至江涨。下节一名丽琼将官,旁观者多识之”。这里明确称金朝使团中有“三节人从”,并称使团中一名下节人员在南宋境内“肆意而行”。《宋会要辑稿》中也有“大金使人见、辞,所有下节人从并许于皇城门里宫门外上下马”等记载。《大金国志》等书还有海陵王时期“隐画工于中节”的记载,等等。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6)

《高丽史·礼志》记载,大定十八年(1178)高丽接待金朝贺生辰使团时,金朝使者曾希望将“中下节人于殿门外赐酒”的“旧制”,改为“赴宴后入殿庭拜谢”,说明金朝出使高丽的使团也有三节人从。关于金朝所遣三节人从的具体构成,史无明文记载,但从宋朝三节人从的记载中也能略知一二。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朝三节人从的具体构成为“上节都辖一员;下节御厨、工匠二人,翰林司二人,仪鸾司一人,文思院针线匠人一人,将校二人,管押军员二人,军兵六十人,教骏二人”。可知,“三节人从”基本上包括承担一定交聘任务的官员与服务于这些官员的侍从,而这些侍从既有保证使团基本生活的,也有负责保护出使官员的,也有为完成出使任务承担一些具体事务的人员。

金朝皇帝也穿着宋朝一样的服饰(金朝对交聘使节的派遣)(7)

天会五年(1127),金遣使册封大楚皇帝,除册封使外,还派遣有押册、读册、押宝、奉宝、传宣、礼直与“各人人从”。押册等官员属于承担一定交聘任务的官员,“各人人从”也就是为这些官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与安全保护,以及承担一些具体事务的人员。

《三朝北盟会编》中批评金使高景山与奴婢共用手帕是“无尊卑礼义之分”,这里的“奴婢”显然是高景山使团中随行奴婢。另外张通古、萧哲出使时下节包括将官,表明金所遣“三节人从”中也是有武将的。所以金的“三节人从”应也基本与两宋一致,既包括了承担一定交聘任务的官员也包括服务于这些官员的侍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