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在苏州姑苏区沧浪街道胥虹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便民服务活动中,居民通过模拟投放、旧货回收等环节,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常识和相关政策。一位居民原本以为“贝壳”可以磨成粉,将它投入了可回收垃圾桶内,实际却属于“不可回收垃圾”;还有居民自编了垃圾分类小口诀帮助大家记忆,获得无数点赞。

当天,在活动现场的模拟投放点处,居民们将自己学来的垃圾分类小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刚刚模拟投放完,并且全部投放正确的居民陆蓉获得了一个小纪念品。居民李维年拿着一张贝壳的卡片在可回收和其他垃圾的选择中犹豫,结果还是错选了可回收垃圾。他笑着说:“我第一印象认为,贝壳可以磨成粉再利用的,原来不可回收,看来还要再多学学。”居民朱阿姨为此还编了个垃圾分类的小口诀:能卖钱的绿桶桶,易腐烂的灰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蓝桶桶,小口诀发到业主群后,大家纷纷点赞朱阿姨“会动脑筋”。

苏州小区垃圾分类方法(贝壳能不能回收)(1)

模拟投放

现场废旧物品回收点前很多居民排起了长队,不少居民提来家中的废纸、废塑料、旧衣物来兑换。居民马秀兰说:“小区附近没什么旧货回收点,放在家里的旧衣服、旧报纸有不少,放家里用不到,扔了又可惜,社区帮我们集中回收的服务真是一件便民的好事情。”

苏州小区垃圾分类方法(贝壳能不能回收)(2)

居民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考虑到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有旧货回收的需求,胥虹社区分别安排了几组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党员志愿者李维年、张菊生来到东方苑小区87岁老人程秋生家,整理了几大袋的报纸,并送到回收点进行了兑换。程秋生说:“我年纪大了,但是现在政府提出垃圾分类的号召,我们老两口一定会、要认认真真学习、仔仔细细落实的,‘活到老学到老’。”

苏州小区垃圾分类方法(贝壳能不能回收)(3)

帮助高龄老人上门回收

“6月开始,苏州将全面实行‘三定一督’垃圾分类工作,胥虹社区分别在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的完善、各小区垃圾投放点位的确定、设施投入、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招募以及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上开足马力、全力冲刺。从知晓到行动,从少数人行动到全民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的习惯,努力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度、满意度,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胥虹社区党委书记缪路华表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贺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