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以不足百万的人口入主中原将近300年,当然不能只依靠大约二十万左右的八旗兵丁,其主要统治全国的基础还是由汉兵组成的八十万绿营兵,这些绿营士兵不仅是满清对内镇压的主力,而且也是对外战争的中坚力量,因为这些绿营军的战斗力保持时间较长,一直到鸦片战争时期还有一定的战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阵亡的不少高级将领都是绿营系统,包括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那么为什么作为汉人的绿营兵给满清这么卖命,这应该与满清高额的抚恤制度分不开的。

清朝绿营兵战斗力的保持-高额的抚恤制度(清朝绿营兵战斗力的保持-高额的抚恤制度)(1)

上表是康熙十三年绿营兵在战争中阵亡的抚恤标准,最高等级的武官-提督,抚恤金是白银800两,按照级别依次递减,到最普通的士兵-步兵抚恤金也达到白银50两。

康熙年间的物价是什么水平?大约七钱银子可以买一石米,一石米有多少斤,答案是150斤,平均算下一两银子可以买214斤大米,按现代的米价,大约3元一斤米,那么一两银子等于现在的642元,当然古人的生产力弱于现代社会,如果到今天实际购买力可能在10倍以上,因为当时的亩产没有现在的高,现代的粮食生产水平亩产至少是当时的五倍,而且由于机械化的投用人均劳效至少提升一倍以上,因此取十倍作为实际购买力标准。

这样一算,最普通的士兵抚恤金达到了32万元,提督级别的高级武官达到了514万元,放到现在也不算低了,何况那时是封建专制,人命如草芥,能给到这个金额,可以说那时是重赏。

同时满清对受伤士兵也在制度上制定的相应的抚恤制度,考虑也相当详细。

清朝绿营兵战斗力的保持-高额的抚恤制度(清朝绿营兵战斗力的保持-高额的抚恤制度)(2)

上表中就是康熙十三年给出的作战中受伤的士兵抚恤标准,头等伤给到了将近二十万,最轻的伤也有六万多,当然这个医药费肯定是包到底,以当时医疗水平不治好那就是拿的阵亡抚恤金了。

而且从历史上看,满清在这方面执行的很好,贯彻的很彻底,没有查到任何资料文献,说满清没有执行这项制度。

这其实就是顶层设计的关键所在,给一个肯发钱有保障的老板干,还是给一个只开空头支票的没有保障的创业者干,这个绿营兵都会选择,因此满清的绿营最后在八旗坠落后,成了满清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