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1)

这是一本每位读者和写作者都值得一看的书。

作为读者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遇到一本好书便会挑灯夜读,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才肯罢休。

有时虽然读完了一本好书,荡气回肠,余温未尽,但是却又说不出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

作为一名写作者,如此好的故事是如何构思出来的呢?让读者想一口气读完,多维而有深度的故事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保拉.穆尼埃这本《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里可以帮你解答这些疑惑。

一本好的小说离不开这四个基本元素:主题,次要情节和主题变体,人物(包括主角,反派和配角),场景。

我们以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为例,来解析一本好的小说,一个好的故事是如何产生的。

1主题:只一眼就知道要讲的是什么?

主题是一本小说的灵魂,优秀的故事离不开优秀的主题。

而一个好的故事,往往在开头就让读者知道要讲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是什么。

比如《傲慢与偏见》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厉害,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再比如《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是这样说的:请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衷。

主题可以告诉读者,你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你想要表达什么。

就比如《傲慢与偏见》是关于爱情的书籍,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关于爱情的书籍浩如烟海,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同样是爱情主题,如何才能换新颜?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

《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主题。然而,同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是,这部小说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计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一部富有喜剧色彩,也十分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2)

2 次要情节和主题变体:为什么有些故事精彩极了?

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像一颗大树,不仅有主干,还有很多分叉。

一个好的故事,除了故事的主线之外,必然要有一些次要情节和一些主题变体,这些是推动主要情节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使故事更加的饱满,而更加的真实。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主线大概是这样的:班内特家有五个女儿待字闺中,二女儿伊丽莎白与富有的达西擦出爱情的火花。

然而,当达西得知自己爱上了社会阶层比自己低的女子时,他很是诧异。由于他天生的矜持和贵族式儿的自尊,让伊丽莎白误以为这是一种傲慢。

后来,班内特家遭遇危机,达西出手帮助,两人间的误会化解,伊丽莎白克服偏见,达西克服傲慢,两个人幸福的走到一起。

当然,如果单单平铺直叙的讲这样一个故事,是不会引人入胜的,更不会成为名著,流传200多年。

那么主题变体又是从何而来呢?

保拉通过头脑风暴,构建了关于主题的气泡图。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3)

移情别恋:伊丽莎白拒绝了斯科特的求婚,斯科特转眼就与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订婚。这位后续伊丽莎白拜访凯瑟琳,再与达西创造条件,这也就顺理成章的引出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最大阻碍凯瑟琳。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4)

情欲:韦韩风流成性,毫无责任心,引诱伊丽莎白的妹妹同他私奔。骗取达西妹妹的感情,而后又抛弃她。

嫉妒:宾利的妹妹卡洛琳对达西情有独钟,然而达西却对她爱答不理,她心生嫉妒,破坏伊丽莎白的姐姐简与宾利的感情,致使简与宾利分手。

冷漠:简的个性是矜持的,很少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便对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妹妹伊丽莎白都不表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这让宾利误以为简是冷漠的,根本无意与他。

母爱:班内特太太很爱自己的女儿们,但是她同时也很势力,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够嫁给有权有势的人,并且她从不掩饰自己的这种感情倾向。这进一步导致达西对伊丽莎白误解,误以为她们只是把婚姻当做长期饭票。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5)

兄弟情谊:达西与宾利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所以达西会参观宾利的菲尔德庄园,这就为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相遇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因为达西与宾利的友谊,所以达西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宾利与一个并不爱他的女人结婚,所以达西拆散了宾利与简,这进一步加深达西与伊丽莎白之间的误会。

一个好的故事,中间必然要经过很多阻碍,突破重重关卡,经过一番艰难,才到达目标,这样才能够让人回味无穷。

当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不下去的时候,故事变体与次要情节就要发挥作用了,以至于故事的主线过渡顺其自然,而不是生搬硬套。

主题变体是次要情节的灵感之源,是为故事主线服务的,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6)

3人物(主角、反派和配角):为什么故事人物如此深入人心?

为什么有些故事中的人物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就像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着,如此可爱,招人喜欢,或者让人厌恶,深恶痛绝呢?

故事的情节是人物所做的事情,他们让事情发生,事情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是人物驱动着故事的发展,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物才吸引人,若只是一副躯壳,无论如何也打动不了读者。

出彩的人物都是行走的矛盾体,他们既善良又残酷,即快乐又忧伤;即高雅又粗俗,即温和又尖酸。

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初次见面时,达西拒绝伊丽莎白邀请他跳舞,还评价她长得还可以,不过不足以诱惑自己。在伊丽莎白看来达西简直傲慢无礼,因此总是用尖酸刻薄的言语嘲弄达西。

当达西向伊丽莎白解释,自己只是比较矜持,不会同陌生人正常交往,同时向她揭露了韦韩的真面目,伊丽莎白的内心开始融化,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达西是有感情的。

然而,当伊丽莎白得知是达西拆散了简和宾利时,伊丽莎白十分痛恨达西,言辞激烈地拒绝了达西的求爱,还说就算是全世界的男人都死了,也不会嫁给达西。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7)

伊丽莎白拒绝达西以后,内心是痛苦的,但同时她也因自己要错过这样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感情而遗憾。但是她在面对家人,面对失恋的姐姐简的时候,却选择隐瞒。在她的内心深处其实对达西还是抱有希望的,她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对达西产生厌恶之情。她内心是纠结的。而此时一个立体的、有多维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仅仅是主要人物,反派人物与次要人物,同样很重要。

比如,故事中的凯瑟琳,她拥有绝对财富,人人对她俯首帖耳,但同时她具有极强的占有欲,她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富有的达西。当得知达西与社会地位低的伊丽莎白恋爱时,她不惜半夜赶着马车到乡下伊丽莎白的住处,让伊丽莎白发誓不与达西结婚。她还找到达西,让达西不要娶身份地位不相配的伊丽莎白。

然而正是凯瑟琳夫人这样不辞辛劳奔走,为两两个默默相爱的人传递了讯息 ,促成了他们的结合。

再比如《陈情令》中的大反派薛洋,他阴险、狡诈,狠毒。因为从小时候的经历在他的内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复仇成为他人生的主旋律,但是当遇到真正关心他的晓星辰时,他内心有爱,却不知如何表达爱,更不懂如何去爱,最终造成了悲剧。对这样一个大反派,观众不但恨不起来,甚至对他有些同情。

薛洋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立体,是矛盾的综合体,还因他其实是另一个魏无羡,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只不过魏无羡选择了善良,而薛洋却选择了。

最棒的反面人物和最棒的主人公一样,是行走的矛盾体,主人公的某些品质都是反面人物衬托出来的,故事情节的障碍也是反面人物制造出来的。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8)

4场景:为什么有的书,拿起来便放不下?

场景也就是连续的行为,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还带着重磅的感情刺激。

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套娃,大故事套着一个一个精彩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呢?又是如何引导读者一口气把所有的小故事都看到结尾的呢?这就是故事问题,通俗讲就是中间埋藏的调动读者足够胃口的“钩子”。

《傲慢与偏见》故事开头,班内特家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女儿,所以班内特的遗产只能由堂弟斯科特继承,为此班内特太太急于为她们的女儿们找到好的归宿。那么他的女儿们能够顺利出嫁吗?这便是第一个引导读者的故事问题。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第一次误会产生时,读者便很好奇,他们会不会走到一起?

当达西说,伊丽莎白的相貌不足以诱惑他时,读者便会想达西理想中的伴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韦韩向伊丽莎白污蔑达西时,读者会想真的是这样吗?达西会不会有什么苦衷?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会有一连串的故事问题,比如说达西为何要拆散简和宾利?

有这些故事问题,一步步吸引着读者,不找到问题的答案誓不罢休。

但是如何提出问题,这是一个技术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者在写作时需要预测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可能会思考的问题。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9)

有些急需解答的问题,可以在行为中给出答案,但是有一些可留作后话的问题,就需要保持缄默。且不及时解决,会让读者沮丧分心,就需要尽快解答。倘若在某些问题上保持悬念,能让读者挑灯夜读,那就先别急着回答。

比如伊丽莎白与达西最后是否会走到一起,这样的问题便是一直引领读者的终极问题。若读者直接读完开头跳到最后,这时候的中间问题会吸引读者倒回去寻找答案。

这样一部经典的小说便水到渠成了。

无论是写作者,还是读者都应该读一读这一本书。写作者将从中找到让读者一口气读完的秘密,而读者会学会多方面剖析一本好书。

傲慢与偏见为什么火(傲慢与偏见历经207年)(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