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志•40年丨长篇纪实:生长,她在福田(5)

作者丨邹 鲁

义乌,一个不缺少传奇的城市。

福田。是的,福田,田里面会长出福的。

农夫于田下种,就会发芽、能够增长,所以我们称为福田。

一分耕耘,几分收获。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一处福田。

“破局•重燃”供应链大联盟对接会,2022年5月8日—18日,正是作者撰写本文的时候,在这个距义乌国际商贸城不远的福田街道江北下朱村,正如刚刚到来的夏季,火热“燃”起。

5月15日,从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驾车,只用了十分钟就来到了江北下朱村。

午后的北下朱村,还是凉爽,没有前几年燥热的空气。

可在这块土地上,却还是随处能听到,包装快递时撕胶带的“嗞嗞”声;骑着三轮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在拥堵马路上来回穿梭的“电驴”声。

你或许难以想象得到,就是狭窄街道旁一间间其貌不扬的“摊位”里,每天上演着日进斗金的财富故事。

每天下午5点半左右的江北下朱村。村口挂着“中国·义乌北下朱电商小镇”的牌坊下,便开始拥堵。进出的车辆排起长队,小货车、电动三轮车、各地牌照的小轿车在原本不太宽的道路上缓慢前行。

江北下朱,一部手机,实现致富梦想的热土。

火热的直播经济,让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为外界眼中的“中国网红直播第一村”。

义乌创业经历的真实故事(义乌市场志40年长篇纪实)(1)

它的出现不偶然,不是凭空而来。

江北下朱,一个依靠义乌国际商贸城相生相依、相荣相富的典型案例。

曾经有人说,义乌是全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国际商贸城市场内有210多万种商品可供企业挑选,即使是初创型的跨境电商企业,也能快速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快递和仓储成本低于一线城市20%以上,无形中降低中小型电商企业物流成本。

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货源、物流等产业链优势。

江北下朱村,户籍人口1300多人。这里距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只有2.2公里。

义乌江,义乌母亲河。流经福田街道沿江两岸,有两个隔江相望的村庄。靠江南岸的叫江南下朱,靠江北岸的叫江北下朱。昔日,江北下朱人修阳伞、补雨伞、揽瓷碗、卖木勺,连年轻女人也草帽遮颜过闹市,四处外出收破烂。而更多的男人则挑着货郎担,远走他乡,鸡毛换糖,以补贴家用。

如今,江北下朱村拥有的99幢房子,店铺却有1200间。四十多平方的店面年租金在10万元左右,高峰时租金达到了20万元。

社交电商的氛围在村里随处可见,几乎每个店的门头、墙体和门口易拉宝上都印着二维码,有公众号、有私人微信,也有微信群,“网红产品”“快手”“抖音”“爆款”“微商”等字样随处可见。

灯火通明的深夜,此起彼伏的键盘声,打包工人忙碌的身影,快递车辆的进进出出……

一个话筒、一部手机或电脑,就能完成一场直播销售。饰品、日用百货、防疫物资……义乌国际商贸城里的210多万种商品,越来越多地通过北下朱村这样的网商直播,走向全球消费者。

热闹的场面在江北下朱村,天天上演着。

义乌创业经历的真实故事(义乌市场志40年长篇纪实)(2)

一位叫黄友平的诗人感叹此景:

你听,这里市声鼎沸,车轮滚滚网红主播音浪一浪高一浪。

你看,段子手一段接一段,

淘宝、抖音、快手各显神通,

妖可可、她瘦,神仙诗慕、洪荒在这里握手言和,齐聚一堂。

如今,江北下朱,中国电商小镇,

她的名字,如春雷在云霄初响。

江北下朱,

她的年岁和生意,

义乌江一样源远流长。

很难想象,三年前的江北下朱还是一个位于义乌市郊的农民回迁新村。

伴随着直播经济和国人足不出户的大背景,这个普通的寂寂无闻的小村落,一下子火了起来。

凭借义乌国际商贸城海量的商品资源,四通八达的物流体系,江北下朱村直播电商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这个普通的村庄,在“直播 网红经济”带动下,每年的村集体收入达600余万元,村民们富起来了,村庄靓起来了。

“现在我都成‘包租婆’了,家里的三间房一年可以租30多万元。”江北下朱村村民俞银花,边做手工活边说。

2007年,江北下朱村旧村改造。那时,微商正处于摸索阶段,江北下朱村两委拜访专业人士,寻找如何引导、规范微商发展之道。为了扩大影响力,村集体于2017年组织召开了“411”微商大会,一下子吸引了数万人关注。此后,江北下朱村每年都召开“411”微商大会,并投入资金将其打造成为北下朱村的“金字招牌”。

人有了,村子就活起来了。江北下朱村集聚了服装箱包、美妆美饰、网红食品等上千个品牌,吸引了产品供应、直播培训、内容制作、网红带货等各类社交电商从业人员。

自从“网红直播第一村”的名声打响后,俞银花家里的租金也日益增长。“我们家从最早的三轮车换上五菱面包车,现在又买了两辆小轿车。”俞银花空闲之余,还接了手工活,给楼下微商包装饰品,一天下来也有百多元的收入。

产业兴旺带来的甜头是实实在在的。社交电商产业的兴起,让江北下朱人富了起来。

一条江的美,不仅是她的水,还有她的江岸,桥,湿地……

义乌创业经历的真实故事(义乌市场志40年长篇纪实)(3)

义乌市场四十年的发展显示,市场建在哪里,哪里就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巨龙周边,分布着专业市场、专业街区、物流园区,以及因市场而生为市场服务的宾馆、餐饮等大大小小行业。

从研究角度看,义乌专业批发市场按层次可分为三类:一是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如国际商贸城;二是专业市场,如篁园服装市场;三是专业街。

与国际商贸城毗邻的福田街道一条条街巷,伴随着国际商贸城的发展繁荣,一处处特色专业街遍地开花,成为了义乌市场一道靓丽的景观。一处专业街,不仅入驻的商户能形成市场集聚优势,当地的房东也能因此得到更多收入。

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周边的福田街道长春社区、福田社区、诚信社区、寺后盛村等街区、村庄,珠宝饰品专业街、工艺品专业街、汽车后用品专业街、对联挂历年画专业街、围巾专业街等等,各专业街星罗棋布。

主要分布在国际商贸城五区北大门对面,福田街道诚信二区、三区以及诚信一区的纺织品专业街,拥有4500多间商铺,800余家商家人驻。主要批发经营广泛适用于饰品、玩具、箱包、圣诞礼品、服装、围巾、泳衣、打底裤等行业需要的各种款式绒布、针织面料、烫金布、印花布、里子布、针织罗口、无纺布等等。经营人员主要来自义乌本地,金华市域东阳、浦江,广东潮汕、江苏苏州市常熟、吴江,浙江省嘉兴王江泾、桐乡、海宁,湖州吴兴区一带,绍兴诸暨,杭州萧山,丽水青田、福建,江西上饶、景德镇。

走进长春社区汽车后用品专业街,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广告牌。有的专售汽车大灯,有的专售 GPS ,有的是香水店、坐椅店、音响店、座套靠枕店………在这里,每个店特色明显。2006年正式投人运营的汽车后用品专业街各种汽车用品配件多达几万余种,商铺达千间左右。众多商户中,既有工厂设立的直销点,也有中东等国外商户,更不乏著名品牌在此设立的营销机构。如今义乌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后用品的源头市场,除大量供应国内广州、北京等地的上规模批发市场外,更有半数以上的产品辐射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一排排楼房,绿树成荫,每间商店前挂着一块块圣诞礼品店牌,里面摆满了五彩缤纷的圣诞礼花、铃铛、彩灯、挂件等饰品。街边搭着大大小小的圣诞树,有的高达10余米,有的店门口还站着几个像模像样的“圣诞老人”,耳畔飘过圣诞祝福的优美旋律。一块高大的“圣诞礼品专业街”的广告牌夺人眼球。被誉之为“圣诞村”的福田社区寺后盛村,圣诞礼品专业街始于2009年初,产品有近1.5万个品种,全球60%以上的圣诞礼品从这里采购后漂洋过海。美国市场70%的圣诞礼品在这里采购,欧洲市场则占50%以上。

季节性明显的围巾专业街,每到秋冬季,各种品牌、质地、款式的围巾纷纷亮相,全国各地及国外客商纷至沓来,生意十分红火。围巾专业街地处国际商贸城边上的福田三区、四区,有500余家商家人驻,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围巾类批发中心,占中国围巾出口的90%以上。全国围巾产业群,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义乌的围巾厂家数量最多,主要生产毛绒、真丝、毛线、雪纺、棉麻、布料等围巾,产品有围脖、披肩、三角巾、头巾、方巾等。

一路同行。

一路风景。

场街结合,优势互补、共生共荣,专业街如捧月众星与义乌国际商贸城相生相依。

国际商贸城二十年来,周边的每条专业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档到中高档,从分散到集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义乌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共富、共富,依市场共富。

福田街道树立共荣互动发展的思想,也因这国际商贸城而兴而发展繁荣。

生长,她在福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