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帖1904字,前文归纳了超多出现的11个字(共出现273次)和非常多见的14个字(共出现140次),而重复出现8次的字有6个,这里再进行一个归纳。

1、圣

出现8次。写法大同小异,基本是上大下小,左松右紧,变化主要是松紧、正侧之别。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1)

推荐写法:顶横短而居中,左竖拉得较开,起笔尖入(石花影响,并非切入)有弧度;中竖居中挺直,上不接;三小横连左不靠右,第一横单写。上部左松右紧,“口”倒梯形,较小,向左倚靠势,底横下带。下部偏右,竖画稍稍错位,三横左短右长。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2)

2、知

出现8次。可分为3种写法,头部撇横均较短,位置较高,偏左偏右都有;中横拉远一点写,平直硬朗,撇点夹角小。右部“口”留白呈三角形,位置偏上或居中。不同的字书写节奏有变化。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3)

推荐写法:第一种头部较小较高,不连下,“大”比较正,撇点夹角小,捺点长,右“口”高度与左横延长线齐平。第二个笔画稍粗重,上开下合式;第三个笔画简短果断,左右拉开,“口”的位置偏高。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4)

3、能

出现8次。笔势基本一致,主要有两种,第一个左右拉得开,均势,第二种左放右收、上放下收,左右靠近有倚侧之势。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5)

推荐写法:左右均较正,拉开但有实连;第二个头两笔比较放纵,切入,重起轻收,左右上开下合,上放下收。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6)

4、色

出现8次,主要也是两种写法,一种是整个字收窄,上部稍重,还一种上下稍稍打开、均势,中部收紧。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7)

推荐写法:第一个头部两撇拉开,较宽,底部钩画也比较舒展,而中部收紧,像个“包”字。第二个字笔画凝练紧束,字窄,头部稍重偏左,中间点极小。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8)

5、玄

出现8次。主要是笔势上区别,再就是尾点写成点或下带的区别。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9)

两种写法:写点后向左下拉开写横,横画左端较长,整个字以点为顶,主体呈瘦窄梯形,尾点单写。第二个点和横离得较远,横画短、起笔较轻,尾点以带笔代替。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10)

6、多

出现8次。字势基本相同:撇折撇折 夕,第二个撇折较小,底撇有粗到细渐收的,也有直出至尾部再撇出的。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11)

推荐写法:第一个“多”中间的横折较收敛,底撇粗到细渐收。第二个“多”笔画凝练,起、转处顿笔较多,头三撇长短基本相同,底撇较长,中稍提尾部加粗后撇出,可看作两个撇折 “夕”。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12)

7、罗

出现9次。乃是上篇统计“漏网之鱼”,这里补上。基本两类,一种楷化,一种行书。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13)

代表性写法:一种是楷化,连带少,上部左开口,下左绞丝有省减。第二种行书,头部写成秃宝盖 草头,下部“绞丝”减省写,右部“隹”,撇单写,点连竖写。

集字圣教序无的写法(集字圣教序中重复出现8次的6个字)(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