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也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这里发生过许多次大地震,每次地震都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历史记载中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宋景佑四年定襄--忻州地震、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清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我国史料中记载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也是山西历史记载中发生的最大地震—1303年山西洪洞大地震。

山西历史上八级地震(山西这次8级地震)(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碑文

1303年山西洪洞大地震

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六日,即公元1303年9月17日,在山西洪洞发生了一次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灾害遍及整个汾河流域,尤其给平阳路、太原路(路是古代的行政区划)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统计,此次地震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在山西历史上十分罕见,史称“河东地震”。

山西历史上八级地震(山西这次8级地震)(2)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等震线图

“八月辛卯夜,地震,平阳、太原尤甚,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遣使分到赈济,仍免太原、平阳本年差税……”这是《元史·五行志》中关于此次地震的记载。另有一些史书中,用“靡有孑遗”“扫地俱空”“房屋尽皆塌坏”来描述,可见地震破坏之严重。

山西历史上八级地震(山西这次8级地震)(3)

曲沃县感应寺塔因地震塔身破裂为两半

这次地震让山西大伤元气,元成宗(元朝皇帝,1295年--1307年在位)派人分道赈济,并免除了太原、平阳当年的赋税,第二年又免了3年赋税。元朝成吉思汗最讨厌饮酒误事而禁酒,也许是为了缓解伤者的痛苦,元成宗居然废止了太原、平阳两道的禁酒令。

此次地震为何伤亡惨重

首先,震级比较大是主要原因。其次,地震发生时间在戌时,也有记载为“夜夕”,大概就是晚上7点至8点左右,秋季傍晚,劳动一天的人们早早地居于室内,此时正当点灯不久,有些人或刚入睡,这样的时间,大震造成的伤亡显然比白天要大许多。第三,地震时值历史上封建统治极其野蛮黑暗的王朝,当时战火连绵,灾荒频繁,赈灾救援能力弱……

除上述原因以外,建筑物的倒塌是人员伤亡惨重的重要因素

“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本路(晋宁路)一境房屋尽皆塌坏”“平阳路倒塌房舍七分”“庙宇震撼圮摧扫地一空”…… 这些记载都说明地震区建筑物的破坏是异常严重的。

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元代这个地区的建筑情况。

衙署、庙宇、儒学等是当时较为重要而普遍的公用建筑物,它们大多都属于具有中国风格的框架式木构建筑,由基础、构架、屋顶三大部分组成。以正规的木构架承受屋顶重量,构件之间用榫卯相联形成整体。相对来说,耐震性是比较好的。

但是,由于当时处于连年战争之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深重,经济落后、民力衰竭,新建和补修的建筑采取了简化或者降低成本的措施,如梁枋等木构件较多使用了稍加锛凿的圆木,结构上较多使用斜撑、挑干、大内额等,这样一来,一方面,较笨重的圆木梁枋惯性力和其他构件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构件的交接处由于断面削弱和应力集中,榫头容易被破坏和拉脱,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耐震性能。

而一般民居,则因经济条件所限,在汾河两岸盆地中以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和砖券窑洞、土坯窑洞为主。地堑两侧山区,劳动人民绝大部分居住在傍崖掏的土窑洞内,耐震性能甚低。

山西历史上八级地震(山西这次8级地震)(4)

元朝时期这个地区的各类建筑,在抵抗地震的破坏力,比如不均匀沉降、位移或者物损等方面与一般标准的同类建筑物相比较都是较低的,特别是贫苦的广大劳动人民一般都居住在抗震性能很差的窑洞或简陋的房舍中。当大地震来临,房倒屋塌,伤亡必然惨重。

山西历史上八级地震(山西这次8级地震)(5)

2003年9月17日,时值这次地震发生700周年纪念日,洪洞县人民政府在风景名胜区广胜寺立起地震纪念碑,提醒人们以史为鉴,防震减灾。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赵县地震考察报告,山西地震,第3期(总第114期),2003年7月

2、齐书勤,1303年山西8级大震研究刍议,中国地震,第2l卷,第2期,2005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