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和模仿别人的名句,是一件挺有风险的事。成功了,人家会觉得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失败了,人家会觉得你是东施效颦、自不量力。这大概是文坛最现实的一面了。
在笔者看来,千年文坛模仿得最成功的应该是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的存在让大家几乎忘记了庾信的原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
至于模仿得不成功的,则一般很少能流传下来,所以模仿者也不会太丢脸。但凡事皆有例外,在唐代偏偏有个小文人,却因为模仿了一位大臣的诗作,被群嘲了1000多年,这就有点儿倒霉了。
此人名叫张怀庆,是初唐的一位文人,曾做过几年县尉。从《唐诗纪事》的记载来看,张怀庆很喜欢模仿别人写诗。但可惜的是,这些模仿诗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他存世的诗作只有一首。这首诗也同样是模仿之作,是模仿大臣李义府写的,先来看原诗:
《杂曲歌辞·堂堂》
(李义府原诗)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
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说起来这原诗的作者李义府,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他位高权重,官拜宰相,却褊狭嫉妒,害了不少贤臣。李义府平时除了花天酒地外,还喜欢附庸风雅写诗,虽偶有佳作,但在唐代那样高手如云的年代,他并没有大红。而他这首诗,从遣词来看,辞藻华丽,几个比喻也算是很贴切,但仔细品其诗意却只能用“上不了台面”来形容了。
好歹是一个大臣,怎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所以李义府写了几十卷诗书,却硬是没有大红,也确实是有原因的。宋代的柳永虽然也写这类题材,但人家能做到掌握好分寸,把大俗写出大美来。对于李义府这首诗,众多文坛名家也没作评价,想来大家也都懒得去评说什么。
像这种作品,就让它默默地“待着”就可。偏偏咱们这个张怀庆,连这样的诗也要模仿,他的诗是这样的:
《窃李义府诗》
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
这个题目是后人给张怀庆加上去的,本来他是没有写诗名的。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其实就是把原诗的前4句,改写成了7言诗。初读上去,大概的意思和原诗差不多。
虽然这首诗水平并不算太高,但诗人的概括能力还是不错的。首句女主人公拿着扇子翩翩起舞,生情既可理解为她舞步中带情,也可理解为她令人生情。后三句也是一样,加的两个字都是诗人对后几句的诠释。
当张怀庆把这首诗念给大家听时,引来了文人们的群嘲,大家都找不到他写这首诗的意义。虽然改写、仿写别人的诗句是很正常的,但他的这首诗通篇都是对原诗的生搬硬套。于是大家送了这样10个字给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据《唐诗纪事》记载,之所以会提到王昌龄和郭正一,是因为张怀庆除了模仿张怀庆的诗,还喜欢模仿王昌龄和郭正一。因为这10个字的评价,也诞生了现在家喻户晓的成语:生吞活剥。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指的就是只会照搬别人的东西,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随着成语的诞生,张怀庆就这样被嘲了1000多年,一提到模仿失败的例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当然,现在也有一些诗迷为他抱不平,认为虽然他的仿诗水平确实不高,但也不至于被骂成这样,毕竟仿写失败的人大有人在。当年苏轼模仿张志和的《渔歌子》,不也是一连几首都以失败告终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咱们只能说他确实有些“不作就不会被骂”。本来原诗就上不了台面,而且作者又是一个名声不好的大臣,你仿哪一首不好,非得仿这一首,那就难怪人家会笑话你。对此事,大家怎么看?觉得张怀庆冤不冤?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