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外来媳妇本地郎》康家中最尴尬的一个人是谁?
毫无疑问就是戴安娜了。
作为一个外国来的媳妇,她最晚进入康家,与康家其他三媳妇的交往也不深,哪怕是和后进门的黄菲相比,她的戏份也很少。最后,她离婚后连带儿子也一同消失在了康家,可以说是最惨的康家媳妇了。
戴安娜是来自美国的洋人美女,昌盛街最耀眼的“外来媳妇”。
她所代表的的是当时中国人所认知的外国人的形象,有着不错的学识和素养,性格方面也是比较直来直去的,很有原则但容易较真。
当然戴安娜也入乡随俗,对于康家这种大家庭式的相处模式也是认可的,同时又会很积极参与到家庭事务讨论和街道公益事务中去。不过终究没有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和康家上上下下都有点“水土不服”的矛盾。
戴安娜和康祈祖的离婚也是康家中最前卫的,就是觉得不爱了就放手,并且还能够继续成为朋友。
很多人觉得戴安娜和康祈祖的离婚是迟早的事情,其实编剧很早就在酝酿两人的离婚,早在第四部的时候就开始了,可以说是郝莲露的坚持让康家再一次的离婚来得晚了一点。
戴安娜郝莲露的中国传奇故事戴安娜的饰演者郝莲露在中国的经历可以说是传奇。
1990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读书的郝莲露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萌生了想去中国看一看的想法。
两年后,她通过德国政府文化交流机构颁发的奖学金来到北京大学攻读普通话与古汉语。
因为学习能力强,加上又是学语言学出身,郝莲露能够花了一个星期学了别人一学期修的课程。所以她能够熟练地掌握五门语言,“我学语言一般都会从理论系统入手看书,音标、语法、音调,我会系统学习,绝不迷信所谓的只是语境。”她就是通过普通话和粤语的对照音调学会粤语。
郝莲露在北京的时候,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她喜欢那时候中国淳朴的感觉。
郝莲露在中国的成名其实也得益于她极强的语言天赋,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和澳门卫视等电视台主持过节目,并多次参加央视和一些地方台的春节晚会。
在北京的时候,师从相声大师丁广泉,她算是为数不多在中国走红的外国人。
对于走红这件事情,郝莲露一直看得很淡,“其实我没什么野心,我自己也不是有特别深的功底。所以当时红了就红了。现在这样就很好。”
她不喜欢参加活动,所以一般都会宅在家里看书。
她自己也预想了如果没有成为艺人,她觉得自己应该是在大学里搞研究。“我喜欢看书。”
从北京到广州,郝莲露也是顺势而为。
当时在全国已经有点名气的郝莲露在广东主持一档旅游节目。凭借一口“洋粤语”,她成为《外来媳妇本地郎》里“戴安娜”的扮演者,迅速被广东人所熟悉。
对于自己在《外来媳妇本地郎》的走红,郝莲露看得很淡。她只是个剧组“成员”,谈不上啥明星。整个剧组是从不同的单位抽调人来演出,固定时间去拍片子。其余时间各有各忙。上下两集一般花费几天时间,很欢乐。
而在不拍戏的时候,她会接一些商业演出或者双语主持、配音。
如今的郝莲露为了家庭慢慢地不再演戏了。
郝莲露的婚姻生活:做中国媳妇26年,全职在家教孩子郝莲露的婚姻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有点门不当户不对。尤其是在她成名之后。
郝莲露嫁给了一位北京的的哥,王宏业。
当时郝莲露对北京还不熟悉,王宏业带着她四处游玩,每到一处,王宏业都充当导游,耐心讲解。就这样子,两人熟悉了起来,也就处成了男女朋友。
每次出去吃饭,王宏业都主动买单。在国外习惯AA的郝莲露觉得不好意思,就会在桌子底下偷偷塞钱给他。郝莲露说:“我知道他兜里没钱,但又不能让他没面子。”
三年后,郝莲露结束了北大的学习,她也决定嫁给这个北京男人。这段跨国恋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和浪漫。一边是传统的老北京家庭,一边是受西方教育成长的西方女性。很多时候都会有观念上的冲突。
不过,爱就是包容。虽然王宏业从不说“我爱你”这样的话,但他都是把爱放在每一件做的事情上面。婚后,郝莲露来广州工作,王宏业也追随而来,把家安在广州。
婚后两人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饰演过婴幼儿时候的康保罗,后来这个角色由谢恩代替了。
戴安娜的两个小孩她都选择自己在家教。她觉得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只注重成绩而不关心实际的功用性。“你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说什么,想什么,这样不行。”
而她自己的教学方式就是跟孩子交流,讲背景和内容,跟着书本学,在生活中学,通过做手工也可以学。
当然,老人家很不能理解这件事,在教育内卷严重的中国,大家都在抢好学校,为的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但对郝莲露来说,孩子在家学习这件事情,是没得商量的。
郝莲露对待婚姻的态度一直都是尊重对方。
“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需要被重视需要被尊重。在家里给他这个位置,女人要做的是,听他说话协助他。”郝莲露说。所以当得知丈夫要开牛杂店的时候,郝莲露大力支持,而在往后的日子里,除非丈夫说,不然她绝口不问。
两人相爱26年,平凡但幸福。
现在的郝莲露已经没有了明星的光环,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里教孩子和做家务。她觉得这样就很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