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玉书把传文说的一愣一愣的,传文娘把他俩叫进了屋原来玉书是来给传文说媒的,这说媒原是媒婆的工作,因为古时人们互相之间不了解,儿女到了婚嫁年龄,却不知道谁家有合适的人选,媒婆就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闯关东朱开山教训传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闯关东朱开山教训传武(闯关东14传武绝食抗婚)

闯关东朱开山教训传武

看到玉书把传文说的一愣一愣的,传文娘把他俩叫进了屋。原来玉书是来给传文说媒的,这说媒原是媒婆的工作,因为古时人们互相之间不了解,儿女到了婚嫁年龄,却不知道谁家有合适的人选,媒婆就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自从那文知道舅舅败光了家业,就一直闷闷不乐,舅舅劝她想开一点,还是找户殷实的人家嫁了最为稳妥。那文不得不面对现实,但知道对方是汉人,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

满汉不能通婚是清朝的祖训,虽未有明确的律法规定,但满人从骨子里觉得汉人轻贱,更何况她是王爷府的格格,身份尊贵,怎么可以跟汉人通婚?

舅舅知她有这方面的想法,明确告知她,清朝已经不可能复国,满汉通婚也已经很常见,不需要有这些方面的顾虑。

那文只得作罢,但看到鲜儿进来,她又说想让鲜儿一起嫁过去,这样相互也有个照应,如果鲜儿不去,她也是不愿意嫁的。

这时,跟随王爷出逃的太监来报,说王爷被革命党抓了。那文顿觉天旋地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那文的舅舅大号关德贞,跟夏掌柜相熟,也知道夏掌柜跟朱家关系不错,所以拜托夏掌柜跟朱家提亲。玉书正是因此而来,传文娘听说是个满人姑娘,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在朱开山的劝导下,打消了心里的疑虑。

玉书现在是新学堂的老师,她不再教四书五经,而是改成国文,算数,自然地理这些新内容,她想下学期教学生们音乐课,所以央求她爹买一台脚踏琴。

正说着,关先生登门拜访,他是来询问那文的亲事。玉书已经打听过了,只等传武的婚事定下来,就可以去提亲了。

关先生说要找媒婆,玉书却对媒婆非常厌恶,觉得媒婆说媒是封建礼制,而且媒婆多是满嘴跑火车的主,不如亲自去一趟。关先生觉得自己登门不太体面,玉书却说满汉通婚都不奇怪了,为什么还讲那些旧礼?他也就不再执着,笑着答应了。

朱开山毕竟也做过太平军,从清朝经历过的,听说关先生要来拜访,生怕礼数不周,嘴里不停关照传文娘,千万不能失了礼数。

听到玉书的声音,老两口赶忙出门迎接。朱开山施了礼,关先生也还礼,并且满口夸奖这院落,比他想像好得多。

落座之后,关先生先是夸奖了一番朱家,说话之乎者也,让朱开山二人云里雾里,幸亏有玉书在旁应答。说传文之所以这个年纪还没婚配,是在等一个人,并非自身有什么毛病,打消了关先生的疑虑。

传文如今也还是想着鲜儿,他想等她,娘就劝她,说鲜儿已经嫁过人,不能再进朱家的门,你想也没用,还是趁早忘了她。

事情定了,很快就安排传文和那文相亲,那文毕竟格格出身,见过世面,在舅舅的引荐下,一一给朱开山他们请安。传文却是有些紧张,差点也回了一个摸鬓礼。

关先生让两人单独找个去处,方便说话,传文就把那文带进了自己的卧室。那文见传文虽看似憨厚,却是眼睛里有故事,大大方方跟他聊天。听着传文说话粗俗,那文就跟他讲了个陆判挖心的故事,把传文吓得直喊娘。那文一边笑一边说,以后要教传文读书,不然今后日子很难过到一起。

因为朱开山逼传武娶秀儿,传武誓死不从,绝食抗婚,已经三天没有吃饭。朱开山的脾气,哪会让传武这幼稚的行为威胁,生起气来,让传文帮他找个竹筒子,他要来个填鸭式教育。爷俩联手把传武绑了起来,朱开山就拿竹筒子喂饭,硬是把饭塞进了传武嘴里,说北京烤鸭就是这样催肥的。传武见他爹还要再喂,只得屈服。

韩老海找了媒婆,到朱开山家定下了这门亲事。禁不住秀儿的催促,没几天就去朱家下定礼了。按照老礼,结婚必须媒婆说亲,相亲,定亲,选日子迎娶,一步也不能少,基于两家的关系,能省则省,直接一步到位。

看着韩老海父女,提着酒,拎着鸡,朱开山很高兴,忙让传文去杀鸡。

传武虽被朱开山治服了,但心里仍是不喜欢秀儿,他独自在山上遛马,疏解心中郁结。回到家里,传武主动上炕陪酒,跟韩老海赔不是。韩老海自然是开心得合不拢嘴了。

亲事定下来了,放水浇田也就应当应分了,看着水灌进了自家的地,朱开山高兴得像个孩子,这一关总算是熬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