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与生活息息相关、但经不起推敲的谣言,

评论区中充斥着认同、担忧与恐惧,

未经思考,便全盘接受的他,点赞、评论与转发。

借助互联网便捷性扩散,使这条谣言传遍互联网,并逐渐向线下渗透,

传播者将其奉为所谓的“真理”,以讹传讹,影响周边人群,

这种所谓“真理”的传播者,便是“谣言传播者”。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1)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2)

谣言的传播者

相信谎言的人必将在真理之前毁灭——赫尔巴特

谣言,伴随着社会发展紧密出现,跟随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网络谣言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得以更快的爆发。

但谣言即使是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同与传播,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臆断内容。

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臆断内容,通过调动人群的情绪,以实现谣言自身的目的性或是攻击性。

而在谣言的传播、散播过程中,其深度参与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谣言的制造者、一种是谣言的传播者。


01 谣言制造者

半真半假的谎言是最恶毒的谎言

现如今,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谣言,但谣言往往不是自发性的组织出现,而是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精密的语言组织与伪装的图片、视频素材,来实现谣言的设立目的。

根据谣言的种类不同,其传播者的造谣目的也会产生相应的不同,但大体上对于谣言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目的。

许多谣言的制造者,往往是为了获取有益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其手段可能是直接的恶意竞争,或是间接的广告推销或流量获取,但本质上是为了使自己获益。

与物质目的不同,许多谣言的制造者,是不为获利的,而是完全出于自身的精神需要,通过谣言去获取关注、话题与观点展示。

不论是物质目的还是精神目的,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私利,使用谎言去蒙蔽他人获取支持。

对于谣言的制造者来说,无论其出发点如何,哪怕即使是善意的,在传播中也会伤害到他人,因此,对于谣言制造者,我们无论无何是不能原谅的。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3)


02 谣言传播者

人们喜爱谎言,不仅因为害怕查明真相的艰难困苦,而且因为他们对谎言本身具有一种自然却腐朽的爱好——培根

与谣言的制造者不同,传播者并未参与到谣言的创始过程,但传播者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对于谣言传播者来说,其或是认同谣言观点、或是利益与自身契合、或是未经思考不小心掉入陷阱,总的来说,传播者并没有过多的恶意。

但正是这些没有过多而已的传播者,形成了谣言的传播网格,通过点赞、评论与转发等多种形式,逐渐的将谣言渗透至线上、线下。

而随着传播者对相同、类似谣言的不断认同与互动,往往会陷入谣言的陷阱之中,对谣言进行传播的同时,还会对谣言进行捍卫。

“举例:塑料大米的传播者,即使是面临辟谣信息时,也会选择性的无视,并在其他人提出质疑时对谣言进行捍卫。”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4)

谣言的固化

一个人宁可听一百句谎言,也不想听一句他不愿听到的真话——塞缪尔·约翰逊

不断的捍卫所产生的人际冲突,导致的人际关系损失,往往会增加其沉没成本,从而在谣言陷阱中越陷越深。

谣言的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人群,今天对谣言不屑一顾的人,可能在面临其他谣言时成为其传播者,由于人群的多样性,各类谣言通常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

而我们是如何成为谣言传播者的?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成为一名谣言传播者?


01 认同:即时特征推论

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时,决定是否进行传播,取决于许多方面,但从最基础的角度来看,只有当我们认同内容中的观点时,才会对其进行传播。

而在互联网信息流瀑的影响下,我们每时每刻在接受着巨量的信息,我们由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改变为扫视型的快速阅读。

这是由于巨量的信息冲击,导致我们的精力在被过度消耗,致使我们不得不将网络中的信息浏览,作为一种低精力付出的活动。

而这就意味着,当谣言混杂于巨量的信息流之中,我们由于精力分配不足,在筛选过程中无法明确的辨别谣言的存在。

这是我们在巨量信息流瀑中,合理精力分配策略,而在心理学中的即时特征推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在信息流瀑的冲击下,我们的思维是如何运作的。

心理学教授戴维·迈尔斯在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中,提到了即时特征推论的概念,指的是内隐记忆在我们的推论过程中,起到的无意识作用。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巨量的信息,但不可能对所有信息进行精密的推论处理,而对信息的敏感性,又使我们不希望错过一些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凭借自身的记忆去匹配文中观点,也就是进行快速的即时特征推论,而自身记忆匹配过程中,优先调动的是那些简单的记忆(选择性记忆)。

这就导致了,我们越是浅层的观点,越容易得到契合,而深层观点由于记忆调动的难度,反而更难的去与内容进行匹配。

在快速的互联网时代,即时特征推论,使我们在内容中获取到匹配自身观点的信息,则会不经深层思考的进行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显而易见的谣言被传播的原因,因为即时特征推论受内隐记忆的影响,越是浅层的观点,越是可以与记忆进行匹配。

“举例.塑料大米的谣言传播者,实际上并不在意大米是否是塑料的,而是由于内隐记忆中对食品的不信任感,通过即时特征推论导致的信息认同。”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对谣言的是否认同,取决于我们的内隐记忆与即时特征推论思维模式。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5)


02 转发:第三人效应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每天接触着或老旧、或新奇的生活,但无论无何,我们都在接触许多信息。

前文说到,内隐记忆与即时特征推论思维模式,使我们轻易地认同了信息中的内容,选择了相信谣言。

但仅仅是相信谣言,并无法为谣言带来足够的传播,因为谣言的传播,需要一个一个节点组成的信息传递网络,从而实现谣言的覆盖面。

很多时候,我们对谣言的认同仅仅止步于内心的认同,我们会将谣言自我消化,不会使我们成为一名传播者。

但也有许多人,没人对谣言进行自我消化,而是选择了对外转发形式,使自身成为节点,为谣言的覆盖面“添砖添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森,在1983年提出了传播学中著名的“第三人效应”,指的是许多时候信息受众会认为,虽然信息对自身不具备效应,但这些信息会有助于他人。

通俗化的来说,便是当我们无意中对内容进行转发,实际上是主观上希望这种内容对他人起到作用。

“举例:父母向我们转发关于可乐的谣言,实际上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去喝可乐(即使这是毫无依据的)。”

当转发行为是出自于第三人效应,则意味着内容本身准确性并不重要,即使是明显的谣言,也可以表达转发者的意愿。

结合这个例子来说,父母认为喝可乐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于是看到关于可乐的负面报道,则会积极地转发,以希望对我们造成影响(第三人效应),而这些负面报道越为夸大后果,似乎越可以起到更为强力的劝诫作用。

因此,第三人效应,促使我们进行了转发行为,而即使是明显的谣言,也会因为谣言与自身愿景的契合性,而被不断的转发。

但这种转发实际上是否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实际上是很难的,毕竟对方可以轻易的找出漏洞并予以反击。

不过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许多人转发后,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反击,于是认为这种转发行为起到了某种“效果”,从而使转发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为何这种转发行为,并没有受到反击,反而得以快速地传播?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6)


03 传播:沉默螺旋理论

人走进喧哗的群众中去,为的是要淹没他自己沉默的呼号——泰戈尔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希望,“第三人效应”影响下的转发行为,毕竟在这其中是带有说教、指导意味,很容易使人感到被“控制”。

而如果我们即时、快速的对谣言内容进行打击与反驳,这种强有力的负面回馈,可以使谣言传播者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

但正如前文所说,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反击、反驳,甚至于完全没有任何反馈,谣言传播者没有受到“负面回馈”,自然会不懈余力的传播。

此时,谣言传播过程由于没有受到积极的反驳,也使谣言具有了一定的“安全性”,进一步的增进了谣言的传播覆盖面。

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认为,如果我们感知中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极少数的,那么我们就有大概率的可能性保持沉默,以免受到被多数方的孤立。

这就是“沉默螺旋”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的认知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共同作用的结合。

而在社会生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属于自己的统计官能,从而体会外界氛围,识别观点的主流与否。

结合谣言传播过程来看,说教、指引、指导式的“第三人效应”,实际上在群体中可以看作一种地位宣示方式。

“举例:我们不会去对老板进行说教、指引与指导,因为在群体中的地位等级决定了,这种行为是由上而下的。”

这种由上而下的说教,裹挟谣言出现,致使大多数人在此时选择了沉默,从而形成了沉默螺旋。

“举例:转发到家族群里的谣言,可能受限于年龄、身份、关系、人情等综合因素,许多人选择了沉默应对。”

由于沉默应对谣言的方式,使许多人的统计官能认为,反驳是一种高风险行为,毕竟我们无法确保有多少人认同、多少人反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默,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数人思想”,此时,在群体安全感获取、潜移默化、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等多种社会影响下,谣言逐渐在不知觉中渗透至我们的心理层面。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谣言传播者,谣言被作为谈资、内幕,以实现自己与大部分人群的互动,从中汲取到群体所带来的安全感。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7)


04 固化:回声室效应

让我不安的,不是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容易性,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心态的方便性——安德鲁·列奥纳德

随着谣言传播者的增加,谣言信息内容得到不断的传递,最终使谣言固化,成为谣言传播者认定的“真理”。

这就是为何辟谣难度较传谣更大,原因在于随着谣言信息内容的固化,已经深入个体内心,个体不再对这类信息具有兴趣。

但谣言在内隐记忆中还在发挥着作用,而这种作用有很大可能性是会得到一直存在,无法消除的。

原因在于,当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圈子里,谣言作为一种相同观点,不断地重复并得到多次认可,便形成了“回声室效应”。

所谓的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对一件事物进行了定义,则会在以后重复认知时,出于降低信息冲击,进行了选择性的记忆,从而对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进行了过滤。

“举例:当我们认为大米是塑料冒充的,那么去搜索时,则会出现大量相关报道,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想法;而随着热度减去辟谣的声音出现时,我们已经失去了搜索的欲望。”

而随着互联网的信息不断得到充足,许多谣言的判断,通过单纯的搜索很难去实现,原因在于当谣言得以覆盖,搜索出的结果中,大多也是相同的观点。

这种自我观点的不断重复,不论是出于选择性记忆,还是谣言的覆盖,最终形成了回声室效应,使我们无法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谣言传播者。

于是,谣言变为了大家都不提起的“真理”,而我们却依靠这种“真理”行事。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8)

不再是谣言传播者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

即时特征推论带来的认同、第三人效应带来的转发、沉默螺旋理论带来的传播与最终回声室效应带来的谣言固化。

随着谣言的全面覆盖,似乎出现了以沉默应对谣言才是最优解的方式,但实际上,这可能是最坏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应对谣言,每个人可能都会对谣言不屑一顾,但同时许多人却在对谣言不屑一顾的同时,不自觉间成为了一名传播者。

而谣言传播者,在群体中虽然获得了所谓的“安全感”,但实际上这种攀附式的思维模式,并不会被大家认同。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地思考信息,避免成为谣言传播者?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9)


01 适用性分析

谣言传播者的主要方式是转发,转发会使我们直接对外暴露我们的观点,而这种观点的暴露,往往会降低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因此,想要使自己不成为一名谣言传播者,首先需要合理地进行转发行为,这就需要对内容进行适用性分析。

我们在日常的信息冲击中,虽然会浏览许多信息,但通常只会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转发行为,而正如我们前文所说,是第三人效应诱使我们进行了转发。

因此,我们需要深刻的考虑一下,那些我们自身都不需要的无意义内容,真的可以会对他人产生作用吗?

“举例:即使我们很不希望孩子喝可乐,但转发那些谣言,并不会对孩子喝可乐的行为造成影响,甚至于这些内容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在转发之前,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转发,这种转发是否真的能对他人产生帮助,即可筛选掉那些无意义的内容。


02 主体识别

对于内容本身来说,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即时特征推论时,首先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内容中具有触动的文字、视频与图片。

我们需要优先关注的是信息的发布者是否具有权威性,具有权威的账号,往往不会发布“谣言”。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相信那些流传在网络阴暗面的信息,甚至于连发布者都不存在,而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进行传播。

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其所发布的内容真实度,显而易见是有待考量、值得怀疑的。


03 信息确认

对于一些在互联网阴暗面,以一种隐晦方式流行,甚至于都不具备发布者的信息,我们强烈的求知欲可能会希望探寻其真实性。

而这种真实性探寻往往是艰难的,但所幸如今我们通过今日头条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精准的识别谣言。

在这里我们以一种广为传播的“人类大脑只开发10%”作为例子,通过头条搜索,可以快速的确定其属于谣言。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10)

如图所示,在许多时候我们无法确认信息是否为谣言,实际上是由于我们没有使用合适的工作进行查询。

对谣言信息的真伪,通过头条搜索可以快速的确定,并且在确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内容了解前因后果与相关的知识。

踏出这一步,便不再是“谣言传播者”。


谣言的形成与制止(沉默螺旋下的即时特征推论与第三人效应)(11)

谣言,充斥着他的身边,

“喝酒脸红代表酒量好?”

“多吃骨髓可以长高?”

“熏醋杀菌?”

谣言已经无法动摇他,

因为他已不再是谣言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