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江苏扬州)人。南唐中主李璟时,官至中书侍郎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巳的词,内容也是狭隘的,但他却以情深笔细,清丽多彩的词风在五代词人中独树一帜,在词的抒情形象的创造和表现艺术上,有一定的贡献。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1)

李清照的《一剪梅》,以秋景抒发的是对于丈夫的思念之情,以残景衬哀情。而《谒金门·风乍起》,以春天名利的景色,抒发的是独守空闺的少妇的苦闷之情,以乐景衬苦闷之情。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2)

李清照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纱帘垂地。寒入罗衫凉贴体,且不思归去。

推窗玉兰幽香,碧月竹梢斜坠。终日望君君未至,凝眉怨依依。

——冯延巳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3)

这是首思妇词。起句由景写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阵春风吹过处,把一池子水都吹皱了, 春水掀起了波浪。这是写景,景中入情,风之过处,池水动荡,象征思妇触景感怀,搅动了平静的心,引起心情上的波动。接下以“闲引”转入思妇。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4)

“闲引”二句写闲着没事逗引着花园里的鸳鸯,手里接了一把红杏花蕊。此句从“闲”字引入,写其空虚无聊之情。“鸳鸯”又点引起思情的原因,“红杏蕊”通过形象画面写出春光之美,景物之美丽与人物之寂寞相映衬,引出思人的情怀。过片全从“闲”字写出,“斗鸭”二句,写独自一个人靠着栏杆边逗鸭子玩,时间太久了,发醬都松散了,斜插着的碧玉簪象是要坠落下来。“斗鸭”、“独依”既写“闲”情又写孤寂。而“碧玉”、“斜坠”又从外形上写她心情寂寞,生活无聊。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5)

结句承上直点“望君”作结。天天盼你而你不回来,抬头听到喜鹊叫唤,我非常高兴,人们都说鹊儿叫是来报喜讯的,你该很快回来了吧。结句一句一转,前言“望君君不至”,透出怨情,结言“举头闻鹊喜”又由怨转喜,仍希望他归来。殷切之至,思情之深全在结句中写出,结得余意不尽。从所写景物看,生动的表现了水在微微春风的吹拂下,稍起涟漪,似乎是一块平整的绸缎微起褶皱;再从象征意味看,暗示女主人公的心情也象池水一样,引起愁苦相思的波动。由景入情,以景寓情,自然而含蓄。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6)

全词首尾二句由景入情,写其思念心情象一池波动着的春水静不下来,只有喜鹊的叫声给了她希望和安慰。中间四句写其孤寂空虚的心情:逗鸳鸯,看鸭子打架,把杏花摘下来在手里揉碎,通过一系列的特征性的动作渲染思情。

谒金门拼音版(谒金门全词情随声转)(7)

全词八句,句句叶韵,兼叶上去声,每句换一意,情随声转,形成深切而缠绵,激促而往复的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