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历史上长期作为英国的一部分,伴随的抗争亦是无数。本来无心留岛的那批爱尔兰人早就移居北美,岛上人口大量流失。偏偏在1846年以及此后的三年间爆发饥荒,靠北美传过来的土豆刚刚填饱肚子的爱尔兰人,由于大面积种植的土豆突然间歉收而饿死百万人口,又一次大的人口消亡。本来不想移民,在饥荒面前只能外出另谋生路的又有百万之巨,再一次人口大流失。此刻,正是英剧《唐顿庄园》里的爱尔兰人,司机汤姆在怒怼英格兰贵族的时候,看完这些历史背景你应该能理解一二了。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1)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2)

此后爱尔兰爆发过数次反抗,但显然不等到一个大帝国的衰落时刻,或者说不等到“外力”一切都是妄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当时英国已经意识到要适当给爱尔兰一些自治权,以换取内部的安定,但卷入一战这个“绞肉机”后就没心思考虑那些了。1916年正当英军在欧洲拼命的时候,爱尔兰要求独立的势力所展开的游击战也正如火如荼。1918年爱尔兰议会召开,宣布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3)

英国一开始坚决不予承认,但一战留下的伤口必须得继续舔,要不容易发炎。在不甘心中挣扎了两年,终于选择与爱尔兰签订协议,当时全岛五十八个郡的一多半,也就是三十二个独立出去成为今天的爱尔兰共和国,北部二十六个选择继续留在英国,英国的国名也因此由一战前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4)

爱尔兰方面此后爆发了内战,原因是本来在游击期间就分成好多方势力,此刻和英国签完协议了,又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支持协议,一派坚决要求全岛统一,直到1923内战才结束。而接下来,内战的胜利者德瓦勒拉,又将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二战。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5)

在战争爆发前夕,德瓦勒拉就明确表示了爱尔兰的中立立场,但弱国无外交,英国对其拉拢不成转为孤立、德国对其拉拢不成转为轰炸。摆在爱尔兰面前三条路,入轴心,英国就在身边盯着;入同盟,又不甘心跟在宿敌英国身后;只能走最后一条,也是最初就选好的那条路——中立。其实这个过程中,德瓦勒拉也是出现过摇摆的,比如二战前期,明显德国占尽上风,德瓦勒拉与德国驻爱尔兰使馆交流密切,德国还一度送来一批武器装备,要不是英国海军无处不在,估计德瓦勒拉真敢收下。而到了二战后期,局势已经非常明朗,同盟国胜利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刻像欧洲其他几个“舵转得快”的国家那样,趁机捞一张战胜国身份门票的想法也不是没有,但德瓦勒拉的这些想法都被丘吉尔看的透透的,仗要打完了想入同盟,难。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6)

二战马上就要结束时,1945年4月12号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德瓦勒拉跑到大使馆去吊唁;月底纳粹魁首希特勒自杀,他也跑到德国大使馆去吊唁。爱尔兰从英国独立出来,德瓦勒拉是核心人物,二战中保持中立,他仍是核心人物,各位看官觉得该如何评价?

爱尔兰大饥荒的后果(3分钟了解爱尔兰大饥荒与脱离英国)(7)

二战结束后第三年,爱尔兰宣布退出英联邦,到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经济方面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模式,鉴于一直贫穷落后的历史,准确地说是开启快速追赶模式。1998年爱尔兰全民公投,在自己的宪法中删掉了对北爱尔兰声索主权的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