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古埃及之后我们的视野向西亚方向移动两河流域,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史

看完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古埃及之后。我们的视野向西亚方向移动。两河流域,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人们还不能确定西亚是否存在文字,由于西亚的古代文字和古埃及文一样,早就失传了。但是人类探索自身文明的精神意志,是薪火相传的,在这里我们选择这几位代表性人物来介绍一下。

17世纪威尼斯商人彼埃特罗,在波斯帝国王宫遗址首次发现并临摹了古楔形文字,引起欧洲学术界的注意;18世纪中叶丹麦发考占家卡尔斯吞·尼布尔,发现部分古楔形文字书写规律和字母数量;19世纪初德国学者格罗铁芬完了多个符号的解读;19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罗林森在伊朗考察间,发现载有三种书体的的贝希斯吞铭文,并冒着生命危险,将悬崖上的铭文临摹了下来并实现了破译。1857年,大英博物馆组织对楔形文字解读工作的最后验证。这次验证也标志着一门以研究使用楔形文化历史的史学分支学科的亚述学诞生。

当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旅还在原始社会中徘徊时,苏美尔人就率先于公元前3500—前2800年间迈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他们不仅发明了文字、历法、度量衡,而且制定了一套政治,宗教制度,建起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形成了十几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如乌尔、乌鲁克、埃利都、拉尔萨、埃利克、伊新、尼普尔、基什,拉伽什等。每个国家部是小国寡民,人口多的不过几万,国土面积方圆不足百里。

虽然这些小国家有相近的文化和传统,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两河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直接关乎生计的关键资源,出现了紧缺,为了抢夺有限资源,冲突和战争便不可避免了,在当时努力活下去,依旧是大多数人的首要追求。

到了公元前25世纪,拉伽什的势头占了上风,拉伽什首领恩纳图姆,英勇过人,骁勇善战。当时两河流域都是小国寡民,兵将多则一万,少则几干,兵种以步兵为主,武器主要是短剑、长矛,也没有固定的阵形和兵法可言,因而战争胜败主要靠士兵的勇气和力量。

恩纳图姆,积极整军备战,并在历次的战争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防御武器盾牌,以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率。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逐步确立了拉伽什的霸主地位。 恩纳图姆,作为两河流域拉伽什的国王,也是目前历史上能辨识最早的国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