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前半部写黛玉和宝玉同看禁书《西厢记》,是很美的一段描写。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1)

宝黛共读《西厢记》之后,两人感情从两小无猜逐渐转变为两情相悦,两心相许。所以共读《西厢记》这段可算是宝黛爱情的启蒙。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2)

但是大师手笔就是不一样,宝黛共同看书葬花以后,故事并没有结束。

因贾赦生病,袭人过来,传贾母之令派宝玉过去探望。宝玉一走,黛玉落了单,后面出现一段黛玉独自听戏的感悟,这才是第23回的结束。

这段黛玉听戏的篇幅极短,不到500字。电视剧表现出来的也只有一两分钟时间,很容易忽略,实际它非常重要——非得有这一段,才能回应标题《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所以绝不可忽视。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3)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

因为黛玉刚与宝玉共读《西厢》里的词句,对她情感冲击非常大。突然宝玉被叫走,黛玉落了单,加上众姊妹都去探望贾赦,很有可能让黛玉联想到自己没有父母,连叔伯也没有,子然一身,所以心里难免沉闷,也就不想留在原处,随之沿原路回去。

这里有个移动位置的戏,但是电视剧没有表现,黛玉基本上是原地未动。

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因为昆曲要配笛子, 所以墙里面笛 韵悠扬,歌声婉转。

黛玉知道是那十二个小戏子女孩正在演习戏文,心里也明白,这样的戏是她这个年龄和身份的女孩不能听的。加上她也不喜戏文,所以笛声歌声对黛玉并没有吸引力,完全视有若无,不以为意,只管往前走。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4)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是小戏子们排演的《牡丹亭》片段。也是《 牡丹亭》里最美的句子, 戏文辞美, 舞台上的画面也漂亮。

——美丽的鲜花开的非常茂盛,但只是长在破败的残垣断壁间,无人驻足欣赏花朵的娇媚,无人留心那美艳的芳菲。

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感到惊异和惋惜,表达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

这段唱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5)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无论其中的爱情故事还是高超的艺术表达效果,都达到了创作的最高水准。像黛玉这种悟性极高,性情很真的人,听《牡丹亭》极容易产生共鸣。

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同是被幽禁在深闺且有一定叛逆思想的贵族少女,黛玉和杜丽娘一样,把一切寄托在大自然中,一花一草,鸟鸣虫唱,都与自己的感情相沟通。杜丽娘对大自然美景的哀婉,实是对自身处境的悲叹——如花般的女孩,终将也会随着水一般迅速流转的时间而变得苍老。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6)

接着听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黛玉“十分感慨”:生活在大观园的美景中应该是一件快乐之事,但寄人篱下的滋味是那样难熬,这么好的岁月, 这么美的青春, 无奈的是都将成为过眼烟云。可谓良辰美景空自流逝。

黛玉没听过《牡丹亭》,和没看过《西厢记》一样——这些宝钗眼中的杂书,最能移人心性。黛玉却是如痴如醉,一读就通。

现在她又听到了牡丹亭的曲文,戏也是一样,不仅让黛玉入了心,简直是说到了黛玉的心坎儿里,再贴合自己的心境不过,所以黛玉听得入了迷。

她甚至后悔自己分心,耽误了听曲子,渴望将“牡丹亭”的唱词一直听下去。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7)

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这是柳梦梅唱给 杜 丽娘的那段,意思是,美好的姻缘转瞬即逝,你只能在深闺之中对镜自怜。总有一天,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无情地消失。

汤显祖书写了时代不可言明的声音,他用这部作品与那些有着同样处境、渴望爱情的闺阁女子“暗通款曲”,让我们看到那些女子的至情至性。

黛玉静静地听——是用心,不是用耳朵,她听懂了,也听明白了,书中人的痴情,好似落在她身上——黛玉和杜丽娘一样,眼看着如花美眷在似水流年中无可奈何地消逝而去,面对这一切,黛玉却毫无办法。

所以,她“心动神摇”,几乎站立不住,情绪慢慢低落下来。

能把人心底深处的真实感觉写出来——也只有真情,才能引发共鸣,引发回味,也才能动人。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8)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因为这种共鸣,还能唤起生命里很多的相关记忆——黛 玉 把《 牡丹亭》、《 西 厢 记》 的曲, 跟李后主的词和唐代的诗联结在一起, 让人 感觉出哀悼青春的情境。

原来,从唐诗、 宋词、 元曲 到 清代 小说 ,都是一脉相承 的。 在曹公看来, 所有 的 禁书 都有 非常 精彩 的 部分, 如果 从 礼教 的角度去看, 根本无法了解禁书的 美。 可见,《 红楼梦》 里有非常大胆的 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这么多相关的记忆触发到心里,就跟受了一次美的洗礼一样——这就是黛玉听《牡丹亭》唱曲以后的心理变化。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的人(黛玉独自聆听戏曲牡丹亭)(9)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从“只管往前走”到“止住步侧耳细听”,再到站立不住,最后潸然泪下,黛玉遥听《牡丹亭》是很有层次的,可谓井然有序——在短短不到五百字的片断中,曹公极其精确地形象地描绘了黛玉听曲感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艺欣赏的过程,不仅写得丝丝入扣,感人至深,还使我们窥见了这位叛逆少女的隐情。

黛玉在仔细忖度这几句诗文之后,再也坚守不住自己那孤独、愁闷、悲伤、渴望的情感闸门,回想自己的处境,不禁潸然泪下——她自然是想到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究会走向那一天的原因。

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不为当时的社会意识、社会势力所容,死后才能结合。这种结合,纯属浪漫主义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聪明的黛玉不会看不到这个悲剧性的结局。当她经过“仔细忖度”,预感到自己与宝玉爱情的暗淡前景,因而不寒而栗。黛玉由此看清了生活的本质,达到“顿悟”的境界。

梦中情是真的,但现实中的残酷阻碍也是真的。求到美满爱情是戏剧带给人们的希望,也是现实冲击下希望幻灭带给人们无限的落差与伤情。这就是隔墙排演的《牡丹亭》要完成的使命,也是标题“戏曲警芳心”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