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地跌宕起伏。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阿炳,戴着一顶破毡帽,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

二泉映月阿炳生平(瞎子阿炳和二泉映月的故事)(1)

阿炳是个私生子,其父华清和是无锡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阿炳八岁随父亲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在私塾读了3年书之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原本以为自己是个孤儿,直到21岁那年,阿炳在华清和去世前几年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35岁那年,阿炳因疾病致双目失明,人们开始叫他“瞎子阿炳”。也就是在双目失明之后,阿炳靠街头卖艺为生,他的音乐才华才得以展现。

二泉映月阿炳生平(瞎子阿炳和二泉映月的故事)(2)

1918年父亲去世,25岁的华彦钧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无人管教的阿炳交友不慎,开始放浪不羁混迹于烟馆、妓院,导致染上恶疾双目失明,再也无法参加法事活动,遂流落街头。

此后整整10年时间,在族人的安排下,来自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走了进阿炳的生活,夫妻俩以街头卖艺为生,开始了一段不同的人生。1950年12月4日,阿炳因病去世,终年57岁,葬于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二泉映月阿炳生平(瞎子阿炳和二泉映月的故事)(3)

人们评价瞎子阿炳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作为一名双目失明的街头艺人,阿炳不仅敢于针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还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和家人。

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一开始的题目是《惠山二泉》,直到他去世前的半年,阿炳才以创作者的身份把这首曲子的名字定为《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阿炳生平(瞎子阿炳和二泉映月的故事)(4)

解放后,作为民间艺人的阿炳获得了新生。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为了发掘、保护民间音乐,专门派人到无锡,为疾病中的阿炳录制了六首乐曲,也就是今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欢迎关注头条号《百草园笔会》,欢迎点赞、留言,为你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