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再生缘(周末读书终身学习)(1)

图书简介

《终身学习》是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讨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学习的励志类图书,作者罗振宇。

一个人,怎么能不落后于时代,而是能与这个世界共同进化?2012年,作为资深媒体人的罗振宇创办《罗辑思维》,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旨在引导年轻人爱智求真、积极上进,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罗辑思维》的平台,让作者有机会和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交谈、过招,逐渐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终身学习》就是将作者散落在各期《罗辑思维》节目里“如何与世界同步进化”的思考集结而成。

面对知识大爆炸的现实,走出校门之后,一个人为什么要保持终身学习,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平台学习,怎么学习才更有效,如何利用跨界知识支持自己的工作和成长,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本书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结合人类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阐述了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性见解。

小编荐语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学习不仅是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如指出的,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

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互联网 ”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于时代。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作者用文字将自己对终身学习的思考和思考的过程详细记录在书中,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探索终身学习的科学方法。比如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新观点新知识,用碎片化的时间匹配碎片化的学习,用20%的时间掌握80%信息的“二八原则”等,鼓励读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贯穿人生旅途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中不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让勤奋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人生远航的不竭动力。

内容选摘

很多人都在感慨,我读了这么多书,那些字从我脑子里飘过,读完之后,书一合上,啥也没记住,这咋办?你缺的就是这两个字——缝合。

学习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自己的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

怎么缝合?很简单,就是做读书笔记。

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就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

——引自:这一代人的学习(下)

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

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这就比较容易。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这个领域练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如果你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那就练演讲。亚当斯说,演讲这个东西,只要愿意苦练,就一定能练好。

——引自:一只眼死,两只眼活

“博物学精神”是两条:第一,管理自己的知识,让它有层次;第二,让知识回归生活。

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里讲了12个关键词,开篇第一个词就是——形成。

什么意思?它就是指未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所有的状态都在不断形成中,不断升级,这才是未来的常态。

——引自:博物学的精神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