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秋天,气候相对干燥,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干舌燥等症状但如果此类症状反复出现、并且长时间都没有好转,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值得引起关注近日,记者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悉,入秋以来,到该院眼科干眼症门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此外,干燥综合征和糖尿病也应引起警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干燥综合征只会眼干口干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干燥综合征只会眼干口干吗(当心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只会眼干口干吗

大皖新闻讯 秋天,气候相对干燥,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干舌燥等症状。但如果此类症状反复出现、并且长时间都没有好转,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值得引起关注。近日,记者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悉,入秋以来,到该院眼科干眼症门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此外,干燥综合征和糖尿病也应引起警惕。

入秋以来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

入秋以来,到安医大二附院眼科干眼症门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青表示,秋冬季干眼症多发,与气候干燥、使用空调有很大关系。

“干眼症的典型症状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烧灼感、眼红、视力波动、视物不持久、畏光、流泪等现象。”张青指出,引发干眼症的因素除气候、湿度外,用眼过度、熬夜,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也是重要的诱因,少部分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是全身疾病导致,比如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例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眨眼减少,泪液大量蒸发,眼表非常干燥,直接导致了干眼症的发生。”此外,喜食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更年期、孕期等激素水平的波动也可间接导致干眼症。张青提醒,轻中度的干眼给工作及学习带来影响,应及时治疗。“干眼症使眼表的微环境受损,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破坏眼表组织,一旦发展为中重度干眼,可引起视力损伤。”

九成干燥综合征患者为女性

十月下旬,40 岁的孟女士来到安医大二附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王春淮的诊室就诊。据她介绍,自己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症状已有数月,在眼科、皮肤科就诊后都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症状反复出现,并伴有腮腺肿大。

王春淮为她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孟女士患有“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慢性免疫系统疾病,早期部分症状和人们常规理解的‘秋燥’非常类似。”王春淮表示,秋季天干物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干、皮肤干燥等现象,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得到缓解。但如果出现反复持续的眼干、口干症状超过3个月,且眼睛反复出现砂砾感,吞咽干性食物时需要频繁饮水辅助,则需要考虑存在干燥综合征的可能。

“干燥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在2%-5%,其中90%的患者是女性,大部分病例是中老年女性,少部分患者在青年发病。”王春淮指出,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及表现复杂,一些患者还合并有关节、肾脏、血液等系统的不适或异常,需要结合患者自身临床症状、相关抗体检测,甚至是唇腺活检,方能进一步诊断。

“干燥综合征本质上是一种免疫失常,应尽早接受正规治疗,以控制和延缓对全身及脏器的影响。”王春淮提醒。

经常性口干也可能是糖尿病

经常感到口干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安医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陶晓燕介绍,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口干多饮、多食、体重减少”,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

“单纯的口干往往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很多患者消瘦、体重下降,检测发现血糖明显升高,当我们追问患者时,很多人回忆小便多、嘴巴干这些症状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

陶晓燕介绍,糖尿病的高发群体主要包括年龄45 岁以上、肥胖、超重、有糖尿病或肥胖家族史。对于女性,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妊娠期糖尿病病史、长期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等,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除‘三多一少’等典型表现外,有些患者还伴有反复的尿路感染、阴道炎、皮肤毛囊感染等,这些反复感染是糖尿病带来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但患者不容易联想到和糖尿病相关。”此外,曾经监测血糖发现血糖高于正常值但还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也需要警惕。

陶晓燕还指出,糖尿病的发病存在越来越年轻化趋势,除遗传因素外,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和高糖饮料,是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我国18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临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病隐匿,没有特殊的症状和表现,因此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十分必要。”

刘理扬 大皖新闻记者叶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