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县的陈女士遇到一件让她闹心的事:13岁的儿子小宇(化名)用她的手机偷玩“王者荣耀”,竟刷走银行卡内1.6万多元。陈女士与“腾讯”公司协商退费事宜一个多月,一直没有结果。昨天,“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客服专员表示,正在与孩子家长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

8岁男孩玩游戏刷1万3(13岁男孩玩游戏刷走16000多)(1)

小宇的部分转账记录

//

13岁男孩玩游戏

刷走1.6万余元

//

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她在商场买衣服时收到银行的短信提醒。她一看吓了一跳:原本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钱还剩下5000多元。于是,陈女士到银行查看消费明细才发现,有40多笔消费通过财付通被转走。每笔少则6元,多则648元,共有1.6万多元。

陈女士回家询问13岁的儿子小宇才知道实情。原来,今年1月份,放假在家的小宇用陈女士的手机查作业,期间偷偷下载腾讯手游“王者荣耀”,并通过妈妈手机上的快捷支付方式,分多次付款购买游戏装备。

令陈女士更为生气的是,去年6月,小宇偷用父亲的手机玩“王者荣耀”,曾刷走他父亲银行卡上1.3万元购买游戏装备。后来经过申诉,“腾讯”公司游戏平台退回1万元。

陈女士坦言,她和丈夫忙于生计,平时疏于对小宇的关注和教育。陈女士说,她现在家里不仅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两位生病的老人,这1万多元对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数字。事情发生后,她多次向“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反馈此事。“腾讯”客服短信回复她,由于去年退费过一次,不再进行二次退费处理。

//

“腾讯”:正在进一步核实情况

//

昨天,记者拨打了“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电话。一位客服专员表示,他们会继续与当事人联系沟通,再进一步核实具体情况,具体是否能退费,退多少,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

律师:家长也存在过错

//

就此事,记者采访了河北铭鉴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如宏。他说,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相对人应当返还取得财产的次数,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并没有作出任何限制。

武如宏说,未成年人小宇做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游戏充值行为,事后也没有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依照相关法律其行为应认定为无效,游戏公司应当返还相应的游戏充值款。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虽然有特殊原因,但家人的行为还是存在一定过错。因此,在还款的金额上,家长还需与游戏公司进一步协商。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姚连红

8岁男孩玩游戏刷1万3(13岁男孩玩游戏刷走16000多)(2)

点分享

8岁男孩玩游戏刷1万3(13岁男孩玩游戏刷走16000多)(3)

点收藏

8岁男孩玩游戏刷1万3(13岁男孩玩游戏刷走16000多)(4)

8岁男孩玩游戏刷1万3(13岁男孩玩游戏刷走16000多)(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