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传统文化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文化艺术不同的使用场所,对联有更为精准的称呼过年贴的叫“春联”,结婚时贴的叫“喜联”,办丧事时贴的叫“挽联”,建筑物上的叫“楹联”,匾额上两边较短的对子叫“匾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历史上最长的对联排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最长的对联排名(这副对联仅有8个字)

历史上最长的对联排名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文化艺术。不同的使用场所,对联有更为精准的称呼。过年贴的叫“春联”,结婚时贴的叫“喜联”,办丧事时贴的叫“挽联”,建筑物上的叫“楹联”,匾额上两边较短的对子叫“匾联”……

说到对联,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天下第一联,那就是五代十国后蜀之主孟昶所提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直以来,深入人心,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在世界纪录协会的记录本上,却记录的不是这副对联,到底哪一副对联才是中华第一联呢?

莫高窟

答案在莫高窟找到了,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中,有一卷号为斯坦因0610的遗书上,记录有12副标注写于岁日、立春日的春联。而赫然排在第一的就是落款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的春联。这副春联仅有8个字,那就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很显然,这副载入史册的春联,要比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早约240年。称之为中华第一联也是毫不为过。

那么,这副对联又有何含义?为何居于敦煌遗书上12副对联之首呢?

先看上联“三阳始布”。在我国古代,“三阳”指的是哪三阳呢?

冬至一阳生”,也就是说时令从冬至开始,阳气就开始慢慢回升了,是为“大吉之日”。从地理学上看,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黑夜最长,然后白昼就越来越长,阳气自然也就越来越充足了。旧时这个节令是要进补的,这样整个冬季不仅少生病,而且对以前的旧疾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紧跟着的十二月(阴历)为二阳生,而后的立春为三阳生。立春,顾名思义,“立”为开始之意,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就意味着春天从“立春”正式开始。“立春”之后,阳光普照,润泽万物,万物也渐次复苏。

也有人认为“三阳”指的是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又因古代“阳”和“羊”同音,而“羊”即“祥”也,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也是取其吉祥之意。人们逢年过节常说的“三羊开泰”,也是这么来的。

再来看下联“四序初开”。“四序”又指的是哪四序呢?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守岁序》开头就写道:“岁月易尽,光阴难驻。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甲乙丙丁,纪三朝之历数。”不难开出,“四序”指的就是春、夏、秋、冬,也就是一年的四个季节。

懂得了“三阳”和“四序”的含义,再来理解这副8字对联,也就不难了。“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显然也运用了互文的手法,上下联互相呼应补充,意思就是从立春开始,阳光普照天下、润泽万物,一切都开始复苏,万物欣欣向荣,充满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也从此拉开了序幕。由此看来,这副对联,乃是祝福新年新气象,含有万物繁荣、万事顺意的良好祈愿。常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副对联恰恰含有此意,位于首位也就理所应当了。

对于这副被世界纪录协会承认的最早的对联,你认可吗?欢迎留言,一块探讨。

作者:陌上榆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聊史补丁"关注阅读。看完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