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原文】 宝玉杨贵妃比宝钗,黛玉心中得意又见宝钗向靛儿发火,黛玉想缓和气氛,便问宝钗听了什么戏?宝钗笑道:,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怎样看待薛宝钗心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样看待薛宝钗心机(无所不知的薛宝钗说我不知道负荆请罪宝黛二人无地自容)

怎样看待薛宝钗心机

【故事和原文】 宝玉杨贵妃比宝钗,黛玉心中得意。又见宝钗向靛儿发火,黛玉想缓和气氛,便问宝钗听了什么戏?宝钗笑道:

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宝黛二人早把脸羞红了。凤姐便笑着问谁还吃生姜了,怎么都辣辣的?宝黛二人越发不好过了。……宝钗见宝玉十分讨愧,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宝钗凤姐去了,黛玉笑宝玉遇着比我厉害的人了。宝玉因宝钗多心,自己没趣,黛玉来问着他,他恐黛玉多心,便忍着气,无精打采出来。

【评点和赏析】 负荆请罪是出自《史记》将相和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宰相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廉颇处处忍让,背后也处处称赞廉颇,强调他对国家的重要性。廉颇知道后,便赤臂背着荆条,去蔺相如门前谢罪。宝钗用这个典故,讽刺宝玉在黛玉面前低声下气,赔礼认错,闹到最后又对赔不是,所以宝黛二人听后,都把脸羞红了。

林黛玉听见宝玉用杨贵妃比喻奚落宝钗,心中得意。因为他们三个人的特殊关系,心里说好哇薛宝钗。想趁势搭言取个笑,黛玉也有好意,她知道宝钗不高兴,就想把话岔开。宝钗见林黛玉面带得意,心想她是听了方才宝玉之言,把自己骂成杨贵妃,遂了他的心愿。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宋江,又赔不是。那段故事出自《水浒传》,梁山好汉李逵凡事不假思考。他听到有人说宋江的坏话,便不问青红皂白把108位梁山好汉的首领宋江骂了一顿。原来是有人假冒宋江为非作歹。查明真相后,发现骂错了,李逵便觉得很内疚,便向宋江负荆请罪。

宝钗话里有话,其实就说在讥讽宝黛二人。意思是说宝玉得罪了黛玉,又去给黛玉赔不是,宝玉和黛玉都明白她的意思,所以脸红。这个场面大家都很尴尬,三个人都各有心事,旁人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王熙凤虽然不懂负荆请罪的典故,但是她一见这三个人都怪怪的, 凭她的本能跟直觉,马上就悟出其中的奥秘,一眼就看出这里有三个人之间的问题。

宝钗没有再挖苦她们,一笑收住了。宝玉觉得没趣,黛玉又来嘲笑他,就更加没好气,想说两句,又怕林黛玉多心,忍着气无精打采走出来,去王夫人屋里。

黛玉面对宝钗激烈的发作,却没话找话地问宝姐姐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抓住机会,设下一个圈套。宝玉在宝钗和黛玉面前智商永远为零,一下子就掉进圈套,他还以为宝钗真不知道,说宝姐姐通今博古,怎么连这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然后自己说出这叫《负荆请罪》。宝钗一句话说得宝黛二人无地自容。

宝钗说你们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负荆请罪!

宝钗的讥讽,加上王熙凤一打趣,让宝黛两人更加难堪。当时有很多人在场,宝黛吵架、贾母着急、凤姐说合、宝钗大怒,这些故事,众人没有不知道的。甚至众人连宝钗发作的真正原因也心知肚明。细品作者用“付之流水”,应该含有扩散传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