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绪,每个人都有焦虑的感受,焦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至于很多人不能识别自己的焦虑。

比如说一个孩子小时候上幼儿园哭闹,明显比其他孩子时间长,我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哭闹了半年多,其实这是一种分离焦虑,我想起来我自己小时候也有分离焦虑,就是对于养育者不愿意分离,一般人会说是重感情,医学上称为分离焦虑。研究表明,小时候有分离焦虑的人在后来的人生中不太容易形成严重的焦虑,或者强迫症,因为,从小就进行了焦虑的锻炼,逐步脱敏,形成了比较多的应对措施。这也是老天爷的安排吧,真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这种情况。

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增加安全感。慢慢让孩子适应分离的感受。有些家长不会引导,孩子就容易发展为依赖型人格特质或者回避型人格特质,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大一点的孩子会有表演焦虑,只要是当众发言或者表演就会紧张,甚至口吃,严重的影响交朋友,或者泛化为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往往上学以后出现明显症状,因为焦虑而多动。往往会同时发生以上的疾病及相关症状。这时候就要及时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了,因人而异,有1/3的多动症可以痊愈,1/3的变严重影响生活学习,还有1/3的人症状比较轻,不影响生活学习。

青春期孩子以社交恐惧症、特定场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居多,有人怕坐飞机,有人恐高,还有的人怕蛇怕黑怕虫子等等,这些恐惧小时候也有,但是年龄小可以理解,大人帮助引导,可以马上消除,如果一直到青春期还害怕,就会影响生活,以至于形成心理疾病。只要加以治疗是可以消除的。

严重的会导致广泛性焦虑、其他强迫及相关障碍、强迫症等。强迫是最高级别的焦虑。

如何疾病都是从轻微症状表现,慢慢发展到严重,甚至泛化到生活的各方面,以至于影响人的生活,最后成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类疾病。可见,心理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些人甚至是终身治疗。所以要防微杜渐,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重视,正确引导孩子。

绝大多数心理疾病都是1/3的遗传,2/3的后天养育,如果积极治疗和疏导,孩子的疾病就可以控制在萌芽状态,不会发作。最好是怀孕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懂得心理健康的知识,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健康的未来。

那么作为成年人,哪些原因会导致焦虑呢?

人的情绪来源都是认知决定的,如果认知扭曲,就会产生情绪放大。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原因:完美主义。这样的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同时对他人要求也高,就会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优柔寡断或者拖延,经常影响人际关系。

焦虑的底色就是担心害怕,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一个人时刻处在恐惧害怕中,紧张,就是焦虑的表现。有的人,有情绪转化障碍,其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会以胃痛肠炎皮肤病等表现,还有的人会睡不着觉或早醒,都是焦虑的表现。

完美主义的人喜欢与他人比较,攀比,由此产生嫉妒仇恨,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

还有的完美主义的人害怕否定,常常害怕交往,不敢尝试新的事情,总是裹足不前。

世界上没有完美主义的人,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非常痛苦。殚精竭虑。

第二种原因:应对方法不足。这种人为了焦虑而焦虑,没有把关注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没有理性分析,完全跟着感性走。就会灾难化,认为一切都无计可施了,以至于抑郁。这样的人缺少成长型思维。认为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

焦虑和抑郁互为因果。所以很多心理疾病的药物可以同时治疗抑郁和焦虑。不足为奇。

过高的焦虑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如何降低焦虑,活得轻松自在呢?

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学习成长,往往可以从发病原因入手,来降低焦虑。

一个人焦虑值不是太高的话,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同时不断发挥潜能,活出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容易焦虑(人为什么会焦虑)(1)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容易焦虑(人为什么会焦虑)(2)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容易焦虑(人为什么会焦虑)(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