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远处的青山》(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在19世纪的欧美作家中,很少有人像马克·吐温那样热衷于旅行:在国内,他的足迹遍布东西海岸,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直到美国的北部边境;在国外,他不仅多次游历欧洲各国,还曾遍游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诸多国家。从1891年起,他甚至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都旅居国外,到1900年才返回美国定居。

足迹遍布全球的旅行为马克·吐温创作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一生中共创作过三部主要的游记作品:《傻子出国记》(又译作《傻子国外旅行记》)、《国外旅行记》(又译作《流浪汉国外旅行记》)、《赤道旅行记》(又译作《赤道漫游记》)。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密西西比河上》也包含了大量游记性质的内容。课文就是马克·吐温游记作品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课文及详细批注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1)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2)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3)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4)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5)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6)

初二下册19课登勃朗峰笔记(八年级下册19课登勃朗峰该怎么学)(7)

深入探究

通过乘车的、骑骡的都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可怜的样子,与“我们”避暑纳凉,稍作歇息的惬意悠闲的样子进行对比,说明去勃朗峰徒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驾车本领高超,自信,为人热情,风趣幽默,乐于与人交谈的特点。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相信自己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全神贯注、镇定自若、关心他人的特点。

通过写行车的惊险,车夫却气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

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展开描写,突出车王是本领高超的传奇人物;

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作为“勃朗队长”的朋友,爬山次数和向导水平更高。

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等,引出了无限感慨;

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等,富有传奇色彩。细读课文,还能感觉到一份别样的幽默。

对那些骑骡乘车的游人:讥讽

对“车王”和“勃朗队长”:欣赏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幽默、坦率的个性和积极、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

主题概括

作者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既描绘了登勃朗峰所见的奇绝景色,又叙述了下山投宿途中的奇人奇事,文字中饱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热爱之情,也体现出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